本章主要是针对我们在以张兰地区、介休县城周围地区为中心搜集到的确定为与介休地区相关的宝卷卷本中所涉及的宝卷宣唱仪式所进行的分析,以及走访介休地区相关人员而得出的调查采访阐释。本章内容基本上属于介休宝卷宣唱形式的静态范畴,是我们调查和研究介休宝卷文学宣唱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搜集到的有代表性的介休宝卷卷本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明前期宝卷卷本,以明万历重刻明初本《新刻佛说沉香太子开山救母宝卷》为代表;明中后期至明末(明嘉靖至崇祯)宝卷卷本,以明嘉靖时期抄本《阓仝孝义明理酬恩宝卷》为代表;清前期(清顺治至康熙)宝卷卷本,以清康熙十七年(1678)宝卷刻本《金阙化身玄元上帝宝卷》为代表;清中后期至民国(清乾隆至民国)宝卷抄本刻本,这个时期代表性宝卷较多,有《佛说红灯宝卷》、《佛说牧羊宝卷》、《鹤归楼宝卷》、《新刻烈女宝卷》(又名《赵二姑宝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