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论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系统科学基础
在线阅读 收藏

在学校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学校文化建设问题既是一个老课题,又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课题。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实验基地会议的《通知》中指出,“学校文化是一种内隐的、深层的但又是弥漫在整个学校全部生活时空中的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决定着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这一简要的表述概括了学校文化的本质及其重要性。国内学术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无数的著作、论文讨论了这个课题,而且认识不断深化。但时至今日,若深入到中小学第一线(笔者近5年来几乎天天在中小学,时时思考和探索这一课题),便会看到,学校文化建设仍有一个重要的误区,即在经济发达地区人们误认为,只要经费上肯投入,豪华的校舍、绿化的校园、林立的名人塑像、随处可见的名人名言录等就是学校文化;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谈及学校文化建设,则认为,若无经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究其缘由,首先是对现代学校文化内涵的界定和理解存在偏颇,其次是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缺失了科学方法论的指导。本文对前者不拟展开讨论,而只是给出笔者认可的表述;文章将着重在科学方法论的意义上,论述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法论原理和原则。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