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外延、实质和引领功能等多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力图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历史的、现实的经验总结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要素和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研究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作进一步的概括提炼,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中央提出“6个为什么”(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能搞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议会民主、“三权分立”,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多党制,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自觉划清四个界限”(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以后,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进展,学术界推出了许多新的成果。这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另一方面,从一些报刊上所登的相关文章看,在深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中,学术界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如一些学者重视了不该重视的非本质问题,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行概括不够简明,难念、难记、难传播等,而忽视了不应该忽视的本质问题,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的性质问题。甚至有舍弃本质去追求非本质的倾向;又如有的学者重视了应该重视的理论创新的问题,而忽视了不应该忽视的理论宣传、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一以贯之的连续性以及总体效果问题。有的置中央已作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定论于不顾,完全另起炉灶,带来了顾此失彼的不良影响;有学者甚至不顾中央近一个时期强调的问题,把弄清“6个为什么”、“划清四个界限”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分离开来或对立起来,削弱了两者教育的综合效果;再如有学者重视了应该重视的我国社会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的问题,而忽视了不应该忽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该正确体现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原则问题,有把我国社会现阶段发展的某些生活现实凝固化的倾向,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就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问题,从思路上谈几点不够成熟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