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的制度因素
在线阅读 收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迅速,按照经济总量计算,2010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与此同时在精神层面出现的问题却令人深思:《人民论坛》2009年12月发表的《未来10年10大挑战》的“‘千人问卷’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主流价值观边缘化”成为其中之一。这一结果一方面表明社会在进步,人们摆脱了计划经济年代众口一词的单一,甚至于虚假的价值追求,可以更加自由、更加真实地表明个人的主观意愿;另一方面则反映了与核心价值体系相配套的制度缺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特殊国情,客观上决定了中国现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标志的根本政治制度。毫无疑问,现行制度体系,顺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要求,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增长。但与此相适应,在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制度建设的滞后性,也带来了不同社会群体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看病难、住房难、失业、退休缺乏保障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集中指向制度建设缺位,特别是体现“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制度安排不足。在部分群众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甚至牺牲的条件下,出现主流价值观的边缘化则不足为奇。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