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华传统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
在线阅读 收藏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做了明确概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是党的理论创新所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然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核心价值体系”在实践中真正切实地发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提升道德、优化风气、促进文明的实际作用,从而成为推进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进的精神动力,却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

任何价值体系的目标建成和功能发挥,必须具备诸多条件。例如,价值观的内容应具体化为人们的行为规范,而不应停留于抽象概括;价值观的建设应有切实的目标和措施,而不应仅做舆论宣传;价值观的践行应有制度保障,而不应只有观念引导;价值观的实践状况和水平要经常进行是非评判,而不应只作正面表彰;价值观的建构必须从传统文化价值观中汲取资源,而不应切断历史,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实现也是如此。本文拟从价值观建构的历史承传视角具体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在广袤的东亚大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世代绵延,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凝聚力、恒久的生命力和深厚的创造力,维护培育了中华民族,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心理文化四大要素构成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观念文化是其深层结构、活的灵魂(从狭义而言,文化仅指观念文化),它渗透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理文化之中,决定着整个文化的品格、风貌和特征。而在观念文化中,价值观念是其核心,它支配和统率着观念文化中的其他内容。在中华文化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中华传统价值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观念体系,它包含着丰富深湛的内涵,凝结着卓越恒久的价值智慧,至今仍然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