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离主体有多远?这个问题的提出缘于信仰与主体的分裂。而这种分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了严重的弱化作用,因为后者只有内化为主体的信仰才能得以落实。所以,必须将信仰主体重新确立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石。鉴于主体的主动性和活动性特征,我们借助对主体评价活动的运作机制的分析来展开这项任务。我们发现,主体的评价活动不拘于即时,不耽于独断,不流于简单。也就是说,它具有延迟、怀疑和复合的机制特征。而能够操作这些运作机制的主体在价值论的视域中就是人民,它也是信仰的主体。
社会主义建设,价值论,研究,中国
张艳芬: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