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科学发展观与贸易战略
在线阅读 收藏

在新中国成立后长达近30年的时间里(1950~1978年),中国在封闭的条件下实行赶超战略1692187,试图在脱离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情况下以计划手段实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实践证明这一战略并未达到预期目标。

改革开放后,中国对贸易战略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推行以出口创汇和技术引进为主导的战略。在这一战略指导下,中国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一方面以自有资源生产并大量出口制成品,另一方面承接从海外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形成了中国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及零配件,在国内进行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基本贸易格局。中国贸易战略的这一调整,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发挥了中国的比较优势,不仅改变了中国外汇短缺的局面,为资本品的进口和技术引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还为数量庞大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整体上促进了经济增长。客观上说,这一贸易战略在特定时期是有其合理性和成功之处的。

然而,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政府管理水平和管理观念的变化以及体制运行中弊端的逐渐显露,引发了人们对当前贸易战略的重新思考。如何进一步深入认识中国当前的贸易战略?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这一战略的利与弊?在什么样的理论基础上重新构建中国的贸易战略?对于上述问题,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认识出发点、明确的衡量标准和任何可能改进的基本导向。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中“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重要途径。所谓“五个统筹”是指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五个方面,具体来说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国际贸易本质上是沟通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的三大渠道之一1692188,同时也是沟通国内与国外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渠道,并进而影响科学发展观所涉及的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因此,在这五个统筹中,如何统筹规划,实现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是当前中国贸易政策制定者们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以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为核心,首先简要分析了中国当前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与国内发展要求的不协调之处,从而使读者对当前中国贸易战略的施行情况和调整的必要性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其次,重点围绕协调国内外发展中出现的贸易顺差累计、外贸依存度是否过高、进口贸易与技术创新以及经济发展与贸易摩擦等中国贸易战略调整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作者就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中国贸易战略提出了相关建议。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