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金华A村
在线阅读 收藏

素有“温泉之城、萤石之乡”美誉的武义县,隶属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东南,“长三角”经济圈南缘,总面积1577.2平方公里。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330国道、44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武义县始建于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1958年10月,武义县并入永康县。1961年10月,恢复武义县建制,现下辖8镇7乡3个街道。武义的自然山水和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历经八百年风雨横跨母亲河的熟溪桥;被誉为“浙江第一、华东一流”的武义温泉,日出水量6000吨左右,水温42℃~45℃。清水湾温泉浴场、温泉山庄是度假休闲的好去处。境内有堪称中华一绝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神秘村落俞源太极星象村,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水村”的省级文保单位郭洞古生态村,以及寿仙谷、刘秀垄、清风寨等十多处省市级景区。武义县盛产有机茶、名优茶,被命名为“中国有机茶之乡”。武义传统名优特产有金华火腿、七彩萤石,曾被选为清朝宫廷贡品的宣莲,食用菌、高山蔬菜、花卉苗木等,在国内外博览会上屡获殊荣。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达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0%,人均GDP1300美元;财政总收入3.25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农民人均收入3202元。当前全县上下正全力实施“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按照“产业接轨永康,市场接轨义乌,城市接轨金华”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和农业产业化,力争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全省中等发达县市行列。

作为本项研究调查对象之一的A村隶属于武义县白洋街道,距武义县区东南3公里,全村现有5个村民小组,拥有人口310户、904人,村级经济发展在全县处于中上水平,该村农民以种植蔬菜花卉为主要经济来源。武义与永康相距不远,位于同一块盆地中。近几年来,出于降低商务成本的考虑,发源于永康的五金加工、电动工具行业不断地转移到武义。在这股产业转移的大潮中,武义和永康交界的白洋街道成为一片经济的热土。在过去的几年中,这个街道三分之二的行政村被征用了土地。有的行政村得到的土地征用款达到了1000多万元,最高的甚至达到了3000多万元。A村在2002~2003年间,由于高速公路、武义县经济开发区的修建,1200余亩土地被征用,剩余土地人均仅0.3亩。在得到一部分征地补偿费用的同时,大量村民成为无地农民。然而,村落集体资产却直线上升,其中,征地补偿费用就达1900多万元。加上村溪滩采沙场的承包,鱼塘发包,每年村级收入达到40余万元。因此,如何管好村集体的巨额资产,变成为A村突出的村务大事,受到村民群众的普遍关注。

针对农村干部经济违法、违规现象严重的情况,武义县纪委于2004年2月底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农村开展调研。经过多方调查,最后确定了A村作为村务监督改革的试点村庄。2004年2月,县委、县纪委和街道政府联合组成一个指导小组,进驻A村开展试点工作。指导组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对A村的村务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倾听村民对村务管理的意见,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经过调研,他们认识到,在村庄治理中,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在对村级民主和权力架构的制度设计上,由于没有给村民提供一种有效的制约机制,使得民选出来的掌权者依然可以不对选民负责。这需要提供一种制度化的解决方式,把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真正落到实处。

基于此,2004年4月至6月间,由县委办、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农业局、民政局、A村所在街道抽调人员对A村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了梳理,拟出《A村村务管理制度》和《A村村务监督制度》两个讨论稿。讨论稿分发至户,并召开村两委、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充分听取民意,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补充和完善。最后,按照村民议事程序,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2004年6月,A村在全国率先创立了一个被称之为“第三种权力”1699322的新型村级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并形成了一套相应的村务监督制度。从成立至今的较短时间内,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治理绩效,受到各界的广泛好评。A村由此成为新闻媒体和有关部门关注的焦点,闻名遐迩的改革典型。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