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物不迁论》二题
在线阅读 收藏

《物不迁论》是僧肇的名篇之一,虽然历来注疏和研究都很多,但它在论证和理论上都还值得进一步辨析。本文从《物不迁论》“不来不去”的论证以及“住”和“往”等理论概念入手,联系历代注疏,具体辨析其内涵。在“不来不去”的论证中,僧肇的论述在字面上存在逻辑的矛盾,这一矛盾可从修辞和句义两个方面来消解。历代注疏对此论证有不同的理解,惠达对“覆而求今,今亦不往”值得玩味,元康联系动、静两方面来阐释,遵式只强调“静而非动”,文才直接将“不来不去”归于“性空”。在“住”与“往”论述中,可看出《惠达疏》与今本《物不迁论》的版本差异,《惠达疏》以“往”代“住”虽在文义上似与今本《物不迁论》直接矛盾,但若仔细辨析,尤其是区分“常”之“恒常”与“常情”二意,则亦可得到解释,甚至《惠达疏》的理解或许比今本《物不迁论》的理解更为顺畅。由此两例,可知《物不迁论》文本内容的张力与诠释的丰富性,也凸显了《惠达疏》的重要性。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