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是我国未来科学发展的储备力量。青少年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会影响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学习科学的自我效能感和未来选择与科学相关工作作为个体生涯发展的动力。本报告基于此目的,分析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学生心目中科学家形象的研究进展,总结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并针对我国的科学教育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科学技术,传播,研究报告,中国,2012
伍新春: 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教育心理学、科学教育等
季娇: 硕士,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博士在读,主要研究科技场馆教育、教育心理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