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理区域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起中国,途经中亚、南亚、中东、俄罗斯,西达欧洲发达经济圈,是横贯亚欧两洲的经济大陆桥。中亚、南亚、中东、俄罗斯及欧洲五地区地理位置不同,在政治经济以及资源禀赋方面各有特点。
中亚地区与中国有着3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主要包括五个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中亚五国皆为多民族、多信仰国家,其中伊斯兰教为信仰范围最大的宗教;五国政治格局基本稳定,经济发展程度不均衡,其中哈萨克斯坦为五国中最富裕的国家,塔吉克斯坦是五国中最贫穷的国家;五国境内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贵金属等)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但是由于技术投资不足等原因,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较低。
南亚国家主要包括印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国。与中亚五国相比,南亚国家政局较为动荡,政局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南亚国家以传统农业为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这些国家普遍自然资源富足,矿藏、木材、粮食、皮革及化工等工业原料是我国长期从南亚国家进口的大宗商品。总体上,中国与南亚国家在资源、产业结构、商品结构、技术结构上就有着很强的互补性。
中东国家位于亚洲东部,包括伊朗、伊拉克、以色列、沙特和土耳其等。受民族主义、极端主义以及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威胁,中东地区政局相比中亚、南亚来说更加动荡不安。中东地区的国家多为资源经济结构单一的国家,其油气资源丰富,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与国际经济形势、国际油价相关。
俄罗斯国内政局比较稳定,但近年来,由于克里米亚和乌克兰问题,俄罗斯的经济受到欧盟国家和美国的制裁,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俄罗斯国内经济发展减缓,俄罗斯天然气、石油、铁、铝和铀资源丰富。
欧盟地区政局大致比较稳定,经济较为发达,尤其是西欧地区,例如德国,法国和英国等。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盟国家的财政合作更加密切。欧盟地区中德国、法国、英国与意大利拥有先进的技术,航空、航天、汽车、机械、电子、核能、高速火车与地铁、化学工业都比较发达。
在五个区域中,中亚国家与中国西部接壤,以陆路相通,民族跨界而居,与中国经济联系密切,不仅是中国的重要能源和资源供应地,而且是中国商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和对外投资市场。与此同时,中亚国家为了经济发展,在主观上也希望和中国进行贸易和合作,通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机会。目前,中国和中亚国家及其他沿线国家积极筹划道路建设,有条件通过一系列双边和多边合作,使中亚五国经济与中国经济的互补优势得到充分开发,从而实现共赢共兴的目标。中国已成为中亚国家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分别成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对中亚国家的直接投资也快速增长,已成为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第一大投资来源国,塔吉克斯坦第二大投资来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