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创新与传统之间的中庸之道——近代以来德意志民族的三次创新性选择
在线阅读 收藏

在21世纪的今天,纵观德意志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与欧洲其他民族国家一样,德国也遭遇了磨难和灾难,历经了战争与和平。然而,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德意志民族总是做出了与众不同的选择:文艺复兴时期,德意志民族没有创作出像《十日谈》一样嘲讽教会乃至亵渎神灵的文献,也没有在渎神道路上推进启蒙运动的人本主义;实际上,马丁·路德折中地选择了“宗教改革”,试图使教会回到使徒时代的状态,路德的宗教改革使德意志民族没有走上彻底否定上帝的道路。启蒙运动时期,德意志民族没有产生罗曼民族那样极具破坏性的革命热情。共产主义运动时期,它同样阻止了来自斯拉夫民族的残酷、彻底的革命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困境中的德意志民族依然能够坚持自己固有的传统,贯彻社会市场经济制度。20世纪末,德国又将“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为“生态社会市场经济”,此举既是与时俱进,也是回归传统。无论是路德的宗教改革,俾斯麦的社会改革,还是二战后德国的(生态)社会市场经济,都反映了德意志民族一脉相承的思维与行为模式:在历史转折点上,德意志民族总是在坚持传统性和民族性的基础上固守中庸之道,并同时提出创新理论、进行创新实践。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