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参考文献
在线阅读 收藏

参考文献

《美国对华反倾销出口转移效应的实证分析》

陈汉林、孔令香,2010,《美国对华反倾销出口转移效应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第10期。

《欧盟食品卫生规则调整对我国食品出口的影响研究》

陈淑梅、王思璇,2010,《欧盟食品卫生规则调整对我国食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第10期。

《自由贸易区下进、出口贸易效应的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跨国数据分析》

陈媛媛、李坤望和王海宁,2010,《自由贸易区下进、出口贸易效应的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跨国数据分析》,《世界经济研究》第6期。

《中印贸易关系:竞争或互补——基于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全视角分析》

成蓉、程惠芳,2011,《中印贸易关系:竞争或互补——基于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全视角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第6期。

《我国战略性资源进口的依赖性及其对资源供给安全的影响》

董桂才,2009,《我国战略性资源进口的依赖性及其对资源供给安全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第3期。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进口价格传递效应——基于贸易方式的实证研究》

杜运苏,2010,《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进口价格传递效应——基于贸易方式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第5期。

《中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与互补关系——基于出口相似性指数的实证分析》

范爱军、常丽丽,2010,《中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与互补关系——基于出口相似性指数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第4期。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

封思贤,2007,《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4期。

《汇率变化对不同类商品进出口的影响》

封思贤、吴玮,2008,《汇率变化对不同类商品进出口的影响》,《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7期。

《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中国经济效应研究——基于GTAP模型的实证分析》

黄凌云、刘清华,2008,《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中国经济效应研究——基于GTAP模型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第12期。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结构、比较优势及其稳定性分析》

黄满盈、邓晓虹,2010,《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结构、比较优势及其稳定性分析》,《世界经济文汇》第5期。

《人民币升值能解决美国对华贸易赤字吗?——基于1994~2005年间月度数据的贸易弹性分析》

金洪飞、周继忠,2007,《人民币升值能解决美国对华贸易赤字吗?——基于1994~2005年间月度数据的贸易弹性分析》,《财经研究》第4期。

《“后雁行模式”下的中韩电子信息产业贸易——合作还是竞争?》

赖明勇、钟文华和谢锐,2010,《“后雁行模式”下的中韩电子信息产业贸易——合作还是竞争?》,《世界经济研究》第5期。

《中国与中亚5国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分析》

李婷、李豫新,2011,《中国与中亚5国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第1期。

《我国出口贸易面临国际反倾销原因的深度分析》

李晓翼,2010,《我国出口贸易面临国际反倾销原因的深度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第7期。

《汇率变化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基于国别面板数据的分析》

李艳丽,2011,《汇率变化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基于国别面板数据的分析》,《世界经济研究》第4期。

《欧盟玩具业环境规制对我国玩具出口的绿色壁垒效应——基于我国四类玩具出口欧盟十国的面板数据分析:1990~2006》

李昭华、蒋冰冰,2009,《欧盟玩具业环境规制对我国玩具出口的绿色壁垒效应——基于我国四类玩具出口欧盟十国的面板数据分析:1990~2006》,《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3期。

《中国农产品出口地理结构的衡量与分析》

刘靖,2008,《中国农产品出口地理结构的衡量与分析》,《世界经济》第1期。

《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1994~2003》

卢向前、戴国强,2005,《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1994~2003》,《经济研究》第5期。

《中日自由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

陆根尧、王晓琳,2011,《中日自由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第11期。

《基于季节调整的BP神经网络等三种模型对中国出口研究》

陆倩、张卫国,2009,《基于季节调整的BP神经网络等三种模型对中国出口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第11期。

《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吕宏芬、俞涔,2012,《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第2期。

《加入WTO十年国际对华贸易摩擦回顾与展望》

毛燕琼,2011,《加入WTO十年国际对华贸易摩擦回顾与展望》,《世界经济研究》第11期。

《测度中国与G7的双边贸易成本——一个改进引力模型方法的应用》

钱学锋、梁琦,2008,《测度中国与G7的双边贸易成本——一个改进引力模型方法的应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2期。

《出口多样化一定能减弱出口波动吗——基于经济发展阶段和贸易政策的效应分析》

强永昌、龚向明,2011,《出口多样化一定能减弱出口波动吗——基于经济发展阶段和贸易政策的效应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第1期。

《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及贸易模式变动的实证研究——基于RSCA与Lafay指数等的分析》

尚涛,2010,《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及贸易模式变动的实证研究——基于RSCA与Lafay指数等的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第12期。

《中国的贸易流量与出口潜力—引力模型的研究》

盛斌、廖明中,2004,《中国的贸易流量与出口潜力—引力模型的研究》,《世界经济》第2期。

《加入WTO对中国双边贸易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兼论影响中国双边贸易增长的因素》

史朝兴、顾海英,2006,《加入WTO对中国双边贸易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兼论影响中国双边贸易增长的因素》,《财贸研究》第3期。

《中国对外反倾销的经济救济效果评估》

苏振东、刘芳,2010,《中国对外反倾销的经济救济效果评估》,《世界经济研究》第1期。

《东盟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孙林、徐旭霏,2011,《东盟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第8期。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

孙龙中、徐松,2008,《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国际贸易问题》第2期。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贸易影响的评估》

孙霄翀、宋逢明,2008,《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贸易影响的评估》,《国际贸易问题》第1期。

《国家文化距离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基于31个国家和地区贸易数据的引力模型分析》

田晖、蒋辰春,2012,《国家文化距离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基于31个国家和地区贸易数据的引力模型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第3期。

《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GTAP与China-CGE模型》

涂涛涛,2011,《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GTAP与China-CGE模型》,《国际贸易问题》第5期。

《区域出口贸易非线性混合预测模型及其实证》

王菲菲、马超群,2008,《区域出口贸易非线性混合预测模型及其实证》,《统计与决策》第1期。

《中国出口竞争优势的空间分解——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市场潜力》

王岚、盛斌,2011,《中国出口竞争优势的空间分解——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市场潜力》,《世界经济研究》第2期。

《中欧贸易摩擦的趋势预测及其对双边关系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王思璇,2009,《中欧贸易摩擦的趋势预测及其对双边关系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第6期。

《ARIMA模型在我国出口贸易预测中的应用》

王玉荣,2004,《ARIMA模型在我国出口贸易预测中的应用》,《统计与决策》第4期。

《人民币汇率、汇率风险对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经济影响分析》

吴武清、陈敏,2008,《人民币汇率、汇率风险对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经济影响分析》,《数理统计与管理》第7期。

《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协整研究与冲击分解》

谢建国、陈漓高,2002,《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协整研究与冲击分解》,《世界经济》第9期。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进出口总额的影响》

徐炜、孙俊,2008,《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进出口总额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第3期。

《中国出口贸易能稳定增长吗——关于出口集中度和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徐颖君,2006,《中国出口贸易能稳定增长吗——关于出口集中度和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第8期。

《中国对外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与决定因素——一个基于面板数据的衡量》

许德友、梁琦和张文武,2010,《中国对外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与决定因素——一个基于面板数据的衡量》,《世界经济文汇》第6期。

《人民币升值对降低我国贸易顺差的作用分析——基于不同贸易方式的分析》

许梅恋,2008,《人民币升值对降低我国贸易顺差的作用分析——基于不同贸易方式的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第1期。

《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

于津平,2003,《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世界经济》第5期。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经济与政治动因》

于津平、郭晓菁,2011,《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经济与政治动因》,《世界经济研究》第1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1995~2008年HS92商品分类面板数据》

张彬、汪占熬,201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1995~2008年HS92商品分类面板数据》,《世界经济研究》第1期。

《中国的出口潜力:总量测算、地区分布与前景展望——基于扩展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张会清、唐海燕,2012,《中国的出口潜力:总量测算、地区分布与前景展望——基于扩展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第1期。

《区域贸易协定的缔结降低了成员国的反倾销威胁吗——以中国为例》

张燕、谢建国,2011,《区域贸易协定的缔结降低了成员国的反倾销威胁吗——以中国为例》,《国际贸易问题》第8期。

《一类基于神经元网络的误差纠正模型的应用——2003年度中国出口预测》

张一、徐山鹰,2003,《一类基于神经元网络的误差纠正模型的应用——2003年度中国出口预测》,《预测》第3期。

《中国与东盟10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的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

赵雨霖、林光华,2008,《中国与东盟10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的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第12期。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及出口竞争优势的实证研究》

郑展鹏,2010,《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及出口竞争优势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第7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GTAP模型的模拟分析》

周曙东、崔奇峰,2010,《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GTAP模型的模拟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第3期。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Andersen,J.E. and E.vanWincoop,2004,Trade Costs,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3,pp.691-75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Ellis,Paul D.,2007,Paths to Foreign Markets:Does Distance to Market Affect firm Internationalisation?,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16,pp.573-593.

The World Economy

Jenkins,Rhys,2008,Measuring the Competitive Threatfrom China for otherSouthern Exporters,The World Economy,31(10),pp.1351-1366.

The World Economy

Qureshi,Mahvash Saeedand Guanghua Wan,2008,Trade Expansion of China and India:Threat or Opportunity?The World Economy,31(10),pp.1327-1350.

World Economy

Wilson,J.S.,C.L.Mann and T.Otsuki,2005,Assessing the Benefits of Trade Facilitation:A GlobalPerspective,World Economy,28(6),PP.841-871.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