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到了新世纪我们对此应该说感受比较深。如果回到100年前,我们的先辈绝对不会有我们这样的感受;甚至回到20年前,在我们的脑子里也还没有全球化的概念。只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发生亚洲金融风暴以后,对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大家才逐渐有了比较深切的感受。
我国加入WTO以后,在我们“全面开放的领域”中,包括金融、保险、通信、会计、咨询、法律、旅游、商品零售和批发等在内的第三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其中也包括外国视听技术产品的合法进口,如影视、音像制品也可以合法进口,也允许外国公司投资中国的互联网。可以想见,我国的文化市场将进一步被外国的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所占领,它所造成的深远影响,恐怕还不仅是娱乐形式的问题,而在于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
现实的由美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的全球化,它是要实现资本统治全球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征服全世界的目的的。而我们国家的发展目标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二者的价值目标是根本不同的,甚至是互相对立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中国为什么还要积极主动地融入全球化的潮流中去呢?我们知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处在一个低潮时期,在美国等西方霸权面前明显的是处于弱势地位,中国主动地融入他们所主导的全球化,会不会现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情况呢?我们中国难道就不怕像苏联、东欧那样被人家“西化”、“分化”掉吗?这些问题很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我想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有“世界历史”的眼光,还要有对我们民族文化的自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这个问题应该是我要讲的一个主题,即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的走向问题。我想在这个问题上提出几点看法,试图回答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如何保持民族主体性而不被西方强势文化“化”掉,并且能够为新世纪的文明对话和多元共存作出我们独特贡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