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后,人文学科方法论的探索以及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重演了欧洲早期现代的精神处境,即对失落的绝对之物的哀悼。从新批评到结构主义及后结构主义,从历史主义-文化研究到新生命主义,二战之后的文学学科方法论依次再现了审美主义、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以及新浪漫主义,分别聚焦形式、系统整饬的知识、历史以及主体生命,将如此众多的意象、修辞甚至幽灵作为失落的绝对价值或绝对基础的象征。
文化交流,跨文化研究,中学西传,中国文化
李博雷特(Jeffrey S.Librett): 暂无简介
胡继华: 暂无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