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概念在1877年提出后,就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象征,成为文化符号。但是,俄罗斯帝国和苏联存在的时期,“丝绸之路”是一块禁脔,他国不得染指,而持续数十年的“冷战”更是隔绝了欧亚大陆内部各民族的交流往来,直到苏联解体前后才开始了复兴新“丝绸之路”的进程,新独立国家都希望新建交通设施尽量避开俄罗斯,避免再入俄罗斯窠臼,对其形成倚赖。各国都纷纷与伊斯兰世界各国、欧洲和美国,以及中国、日本等国建交并发展合作。同时,各大国进入中亚、高加索,开始了对这些地区的争夺,填补地缘政治真空。2011年,美国设计“新丝绸之路”战略,努力吸收中亚国家参与能源和交通项目,将中、俄排斥在外,孤立伊朗,减少中、俄对中亚的影响。而我国提出的“新丝路经济合作带”构想,淡化了地缘政治色彩,可以避免一些消极干扰,又可以破解俄罗斯、中亚等国一度流行的所谓“中国威胁”论,有利于我国在中亚利益的稳步推进。用地缘经济因素将中国和中亚、中近东、欧洲连接起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和西北边陲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