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世界充斥着现金,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投资基础设施呢?
在线阅读 收藏

原文标题:The World is “Awash with Cash”,So Why Aren’t We Investing in Infrastructure?

文章框架:中国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再次承诺在发达经济体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大多数G20国家目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比金融危机前要少;二十国集团政府已经做了政府最擅长的事情;政策制定者应该支持物联网。

观点摘要:

1.令人惊讶的是,世界领导人搁置分歧,同意采取一个单一的策略来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然而,令人心碎的是该策略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最近的G20杭州峰会上,中国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再次承诺在发达经济体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用于推动经济增长;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用于消除贫困。但在很大程度上,它仍然只是一个承诺。

2.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称,全世界每年仅仅投资2.5万亿美元用于交通、水、电力和电信网络领域的发展,这远远低于预计所需的3.3万亿美元。事实上,大多数G20国家目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比金融危机前要少,尽管国家领导人承认这些投资可以刺激经济增长。这是更为混杂的时候,货币流动性在加强,世界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的利率接近或低于零,历史上很难再找到借贷如此廉价的时期。

3.虽然政府可能不愿意承担新的债务,但是私人投资者会寻求比政府债券更高的回报,其始终参与基础设施融资。即使金融危机后的监管措施束缚了银行的作用,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也需要基础设施项目提供长期且可以得到稳定回报的投资。为什么如此多的基础设施仍未被建造?一个问题是,虽然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是一个全球性挑战,但解决方案大多是针对局部地区的。投资者必须提前看到项目所存在的具体风险和回报。这意味着,各级政府需要开始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从而慢慢增加透明度并减少这些大型的、复杂且不固定的支出风险。

4.到目前为止,二十国集团政府已经做了政府最擅长的事情——投资。它们还推动世界银行和其他全球贷款机构为基础设施项目腾出更多资金。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甚至从头开始创建新的多边银行,例如中国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简称亚投行)和由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创建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因为桥梁、电厂和港口是复杂的工程,往往需要进行广泛的可行性研究、环境审查以及监管批准,所以二十国集团也试图提高潜在项目的数量。在2014年布里斯班峰会之后,二十国集团启动了一个“全球基础设施枢纽”,以帮助加快项目的筹备工作。这些努力是一个良好开端,但这对于筹集更多资金和生成更长的项目清单来说是不够的。今天的投资者正在关注其可能会失去资金的所有不同方式。他们不太可能被基础设施项目所吸引,除非他们得到一些帮助来处理潜在的风险。这并不一定需要政府的保证,但它确实意味着政府应该使围绕项目的突发事件尽可能清晰和可预测。首先,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使法律更清晰、税收更简单、法院更快、官僚更清廉来改善投资环境。其次,潜在投资者将避开那些难以完成可行性研究或安全许可的项目。这些基本领域的缺陷通常是投资者抱怨的第一件事,这反映出它们的重要性。

5.政府也可以改善自己的长期规划,以预测未来的需求,并使投资者更容易理解项目的背景,如果第一个项目顺利,那么就签署第二个项目。作为计划的一部分,政府应该基于过去和现在的类似项目制定一套公正的基准,以对回报设定合理期望。这些基准可以有助于促进谈判并保护公众和投资者的利益。此外,无论项目位于哪里,政府都应该做出更多努力来创建更容易分析和谈判的合同范本。各国法律制度不尽相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建造类似发电厂的合同不能相似。政府也应该发展本地资本市场,鼓励更多的证券化。

6.另外,政策制定者应该支持物联网。廉价的传感器和更好的数据分析可以使基础运营商更好地跟踪维护问题,并准确实时地预测出投资需求。物联网技术可以提高项目的透明度,以造福于政府和投资者。

7.尽管G20领导人已经对这些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对于许多国家以及区域司法管辖区内的官员、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来说,其必须克服困难以做出成果。虽然更多的资金和更多的项目可以有助于目标实现,但只有更高的透明度和更清晰的风险才能使这一进程取得进展。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