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中国当今的社会变化,要以激进的现代性理解20世纪的中国,同时要从后激进的角度应对当下的问题,我们才能够回到中国本身的历史,也才能有面向未来的可能性。我们在讨论现代的时候,不要放弃人文。我觉得,人文所具有的基础和根基,正在建构当今社会转型的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我们的法、我们的国家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通过人文的潜移默化,在最低的民族诉求意义上,这个转型是有可能完成的。
社会发展,现代性,社会转型,普世价值
陈晓明: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