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所变化,但这种变化是不稳定的,主要依赖要素投入,尤其是资本要素投入驱动的粗放经济增长特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出口导向型政策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粗放经济增长模式延续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这种增长模式不可持续,要维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必须加快从粗放增长向内涵增长、从早期增长模式向现代增长模式的转型;要实现增长模式转型,当前迫切需要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在政策上超越曾经支撑“东亚奇迹”的增长方式,改变出口导向型战略和政策,减少以产业政策和“行政指导”为特征的政府干预,运用总量手段维护经济稳定,激励经济主体积极参与到现代增长转型过程中来。
吴敬琏: 吴敬琏 195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宝钢经济学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教授;《比较》丛刊、《洪范评论》主编;兼任“中国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经济学会顾问等职。五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03年获国际管理学会“杰出成就奖”;2005年荣获首届“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被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大学先后授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
范世涛: 范世涛 1994~1997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2001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系,之后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任职,2006~2007年担任产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2007年底调到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任职,2008年7月到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任职。先后参加信息化发展战略等政策研究和电子签名等法律研究规划制订工作,发表《信息化、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等论文20余篇,合译有《硅谷优势》、《设计规则》、《财富、贫困与政治》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