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实行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拉波尔塔、弗罗伦西奥·洛佩斯·德·斯拉尼斯和施勒弗(La Porta,Florencio Lopez-de-Silanes and Shleifer,2002)的研究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政府在银行总资产中的比重占到了50%以上;到20世纪末,这一比重依然高达20%,而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重则更高。长期以来,各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同样面临着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类似的问题。比如,政策性负担重、政府干预银行经营,不良资产数额较大,资本充足率低等,有的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甚至为负数,积累了巨大的金融风险。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国有银行的各种问题开始显露出来,有的甚至演化成银行业危机,如拉美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所发生的金融危机。进入9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加速发展,各国的银行业更是面临着空前的竞争压力,于是便开始了一场全世界范围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浪潮,包括俄罗斯、东欧国家、拉美国家、法国、印度、韩国、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石,可以为错。”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过程中,需要系统地研究和借鉴国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成功的经验,避免重走国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走过的弯路,找到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模式和路径。鉴于此,笔者以公司治理为主线,在系统研究国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其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并就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提出一孔之见。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公司治理,信息披露,人事制度改革
王力: 经济学博士,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执行站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校外导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后,湖南大学金融学院和上海商业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银行家》杂志主编。主要研究领域:区域金融、产业经济、资本市场、财富管理、创业投资。主要社会兼职:中国生产力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等。主持完成中国生产力学会重大课题“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调研报告”,参与“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行性方案研究”“设立重庆自贸试验区实施方案研究”“设立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方案研究”“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研究”等,承担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国情调研项目“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建设跟踪调研”。主编出版《中国自贸区发展报告》(自贸区蓝皮书)等著作100余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全球金融后台业务发展的最新趋势研究》和《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齐头并进——关于我国自贸区建设的若干思考》金融产业前后台业务分离的新趋势研究》等学术论文200余篇。 主要研究成果有:编辑出版《兼并与收购》、《香港创业板市场研究》、《中国创业板市场运行制度研究》、《中小企业板市场研究》、《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研究》、《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研究》等10多部著作,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主编《中国服务外包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国金融中心城市金融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国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报告》、《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和《中国保险业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国自贸区发展报告》《中国新三板市场发展报告》《中国特色小镇发展报告》等蓝皮书多部,主持《深圳金融后台与服务外包体系建设研究》、《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资源整合研究》、《当前金融领域流动性紧张问题研究》和《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机制研究》等省部级和国家级重点课题5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