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学术界和实际部门对流动人口激增褒贬不一,甚至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有的认为流动人口“民工潮” 好 得 很 ,没有这些人城市大楼不可能盖起那么多,道路不可能修得那么快,一些乡村也难以脱贫致富;有的则认为流动人口进城添乱,公交车辆爆满,恶性案件上升,城里人平添了几成不安全感,呼吁紧急整治。何以对同一现象认识反差如此之大?看来不同的流动人口“部门观” 是最 主要的原 因:从本部门的职责和利益出发评价流动人口利弊,需要大量吸纳农民工的部门和行业拍手叫好,负责治安和市容的部门则叫苦不迭。于是在对 待流 动人口态 度上 难以 达成 共识,形成放与收 、导与堵、宽 与 严 不 同 的 “部门观”,长期争论不休。这就使得在宏观上对流动人口认识处于不很清醒的状态,影响决策选择效果,需要走出流动人口认识论 “部门观” 误区。
田雪原: 田雪原 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兼任全国社科规划人口学科组组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表《新时期人口论》、《大国之难——当代中国的人口问题》(中、日文)、《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中国人口政策60年》等专著29部(含主编),《为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翻案》、《论人口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新中国人口政策回顾与展望》等论文500余篇(含30多篇英、俄、日文)。主要学术贡献:主持1987年全国老年人口抽样调查研究课题,提出建立集社养、家养、自养于一体的养老保障体系;主持1992年中国家庭经济与生育抽样调查研究课题,提出并论证了孩子社会附加成本—效益理论及其实际应用;主持人口与可持续发展课题,提出并构建了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推动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