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旧村改造,请留住乡愁
在线阅读 收藏

这几天,有一条新闻让很多珠海人心里不平静:2015年底前,香洲区和高新区内的14个城中旧村,将作为全市第一批城中村改造的项目,正式动工改造。人们茶余饭后在谈论,互联网上也议论得热闹非常。在大家纷纷议论旧村改造会造就一批新“富豪”的同时,也有不少人表达了对旧村的依依不舍之情。

旧村到底要不要改造?答案是肯定的。在待改造的这些旧村中,不仅居民居住条件差,村子里环境恶劣、藏污纳垢,治安案件发案率也很高。改造城中旧村已经成为珠海人的共识。但是要怎么改,笔者希望顶层设计者们不能只考虑整齐划一的高大上主题,也不能只考虑商业价值、容积率问题,更应该把城市的情感脉络和文化传承考虑进去。一句话:留住乡愁!

笔者以为,以往的珠海城中旧村改造有成功的经验,比如前山村的脏乱差一去不复返了;也有失败的教训,比如极有文化特色和人文风貌的山场村消失了。我们应该在今后的改造中汲取经验、吸取教训,要让那些有珠海特色地貌、民居和生活方式的村落,在新的建设大潮中留下一点东西,哪怕是少许、哪怕是背影,那些都是我们的心灵依托、情感归宿。

能不能像新加坡的牛车水那样,让古老的村落、窄街小巷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并存呢?牛车水是华人祖先漂洋过海来到新加坡后的聚居地。百余年来,牛车水见证了新加坡的成长。现在的牛车水与现代购物中心、各色小贩、百年老店毗邻而居,依然保有其古旧的传统风貌,仿如一个旧时代华人社会的缩影。现代是掺进来了,但是赶不走“老唐山”。这里有传统的华人食品、传统的华人日常用品、旧式的药店、当铺、理发店、庙宇……这里被称为世界上最有人情味的唐人街,不仅新加坡人喜欢,世界各地的游客也把这里当成了新加坡的标志点。

珠海第一批被改造的北山村和湾仔海湾村特别适合模仿牛车水改造模式——让古老的村落和现代都市并存,让我们可以在现代都市中,一转身就找到心灵的栖息地、找到文化的渊源。

当然,现在许多旧村的建筑杂乱无章且破败了,完全保留也没有必要,但全部拆光建高楼大厦是最简单也是最愚蠢的做法。那些旧时的建筑和街道虽然狭小、拥挤,但有历史底蕴和生活气息,拆一些、留一些、修一些,保留下岁月的痕迹,并将这些村落重新用科学和艺术的眼光来规划,就不仅可以旧貌换新颜,还可以老树发新芽,成为永恒的风景和纪念。

这些经历过时间和岁月沉淀下来的旧东西,是什么高大上的新东西都代替不了的,这些有当年小渔村特色的窄街小巷矮房子,修缮后一定会成为城市的特色和亮点,它活生生地讲述着珠海由一个小渔村发展到今天的海滨花园城市的故事。这是只靠博物馆中文字和图片的回忆远远达不到的效果。

珠海还可以学学韩国首尔清溪川改造工程,他们改造首尔最破烂的旧村清溪川时,为了追忆传统,对部分历史遗迹进行了恢复和重塑。比如为了再现过去首尔市民在溪边洗衣的生活,还在新修缮的清溪川边上新建了“洗衣角”等旧时生活场景。现在的清溪川,吸引了大量市民,外来的游客更是流连忘返。

珠海即将改造的“溪”板块,就可以学习首尔清溪川的建设。这里本来就是溪水冲刷汇集后自然形成的村落群,经过几百年的沧海桑田,现在还存有南溪、梅溪、沥溪、福溪四个村庄。“五溪文化”是香山文化极重要的元素,曾出过鲍俊、古元、陈芳、苏曼殊等一批著名历史文化名人。我们不应该将这些名人的出生地改造没了,而应该保护这些村庄的古老文化,保留村庄的历史脉络,如祠堂、古建筑、碑刻等。这一带最适合建成诗意浪漫而亲水的城市村落,为珠海留下本来就不多的历史,留下文化的渊源和传承,让人们感受到珠海拥有的香山文化的袅袅余韵。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