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区南澳村将种植樱花并举办首届樱花节的消息广为传播。不过,樱花能适应珠海的气候吗?近日,南都记者采访了中国林业科学院的专家、本土园林工程师、樱花种植基地负责人,得到的答案是,珠海不太适合种樱花,实验性种植出来的品种花期最多也只有半个月,此后几年甚至有不开花的可能。(2014年8月14日《南方都市报》)
先说点并非题外话的说文解字——造,原意为制作、创建,假编等,现在网络语言中,有“知道”的意思;此外,在北方话方言中,造也有“糟蹋”“祸害”的意思。笔者想说的是后两种:在珠海大规模种植樱花,还举办樱花节?有关单位有关人员,你们不知道在老祖宗的遗训里就有“橘生淮北则为枳”“人挪活树挪死”的说法吗?这样做,真是在糟蹋物资糟蹋银子,正可谓“no zuo no die”[不作(念一声)死不会死。]。
笔者想起了几年前,珠海原生态的、有的甚至生长了数十年、上百年的街道树木大榕树一夜之间被铲除了许多,重新栽种了大王椰和罗汉松,理由是美化街道。
那大王椰笔直的树干、摇曳的叶子一排排地伫立街道两旁,的确颇有点美国好莱坞大道的风情。但这只是给坐在冷气轿车中的人欣赏的,市民们行走在一点也不遮阳的大王椰树下,在大半年都属于烈日暴晒下的亚热带的珠海,原来带来一片片绿荫的榕树没有了,市民的感觉如何,有关单位想过吗?而且珠海台风频仍,大王椰树叶易落砸人,种这种外来物种,是为百姓造福,还是祸害百姓?还有那数十万一颗的罗汉松,成活率本来就低,再加上天生一副龚自珍所言的“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的变态模样,只适合做盆景,是极不适合做街树的。它不但无法遮阳,而且因为生长缓慢极为昂贵。有关单位把土生土长的大榕树都刨了,种上这外地买回来的天价的、没用的树,引来一片质疑。
当然不能小人之心地说就是有人假借绿化美化之名中饱私囊,但是即使有关单位想做事、做大事、为百姓做好事也该动动脑子,而不是脑袋一热,脑门一拍,就整出了一个樱花节之类的。
分析一下斗门区南澳村的逻辑也许是这样的,今年(2014年)春天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耕管村种的油菜花吸引了大批游客,村民赚了个盆满钵满,于是乎南澳村羡慕嫉妒不应有恨地也想弄一些类似的发财致富的方法。再种油菜,可能会步人后尘、拾人牙慧。种桃花?珠海竹仙洞的桃花早已口碑在外,于是自认为独辟蹊径地搞个樱花节。但是科学论证了吗?记者都问得到的事情,有关单位不需要请专家来把把脉吗?大把的银子投下去,不管这钱是村民自筹也好、村集体的也好甚或是“幸福村居”建设的资金也好,都不能随便糟蹋啊。兴师动众地办樱花节,难道只为了一次性消费、用完即抛吗?那实在是有点“造”啊!
其实,只要用心、用脑、用情感、用科学,因地制宜、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们一定会想出适合珠海自己的、能创造价值也能造福百姓的项目来的。不要被羡慕嫉妒弄红了眼睛,更不要被所谓的形象工程弄坏了脑子。有关部门和单位若要真正为百姓做事,就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不要搞政绩工程,更不要为了给自己的脸上贴金,连大自然的规律都忘了。人在做,天在看,大自然的惩罚到时候是金钱和权力都无法衡量的。不信?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