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不同的语言同声歌唱
在线阅读 收藏

在960万平方公里、有56个民族的中国,如果没有一种统一的语言,该是多么麻烦和不便。这个秦始皇就已经很明白的道理,我们也应该懂。所以推广普通话是毫无疑问的。

但试想一下,我们的祖国如果只有普通话,就如同全世界如果只有英语,这个世界该有多么无聊和无趣。的确,方言消失,必定会使地域文化的差异性趋弱,世界如此的“大同”并不很妙。

就笔者本人经历,因父母故乡南辕北辙、工作地点流动,故讲的就是普通话。这点除了让笔者讲话字正腔圆和上学时汉语拼音不用学就会之外,让笔者对会讲另外一种家乡话的朋友羡慕又嫉妒。是的,悲哀,这辈子笔者没有方言,也没有真正的故乡,那种一听到某种方言就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的魂牵梦绕情感,永远无法体会。

事实上,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的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开始急速变化,有些已趋于萎缩和衰亡。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戴庆厦曾说:“一个物种的消失,只让我们失去一种动人的风景;一种语言的消失,却让我们永久失去一种美丽的文化。”例如,据20世纪50年代的调查,中国共有367个戏曲剧种,但由于现代化进程加快,使得以方言为重要特征的地方戏曲剧种出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30多年中已消亡了100余种。

也许有人不会觉得方言有什么好反而会觉得很土。但是方言的消失,会使地域文化随之消失,要想属于全人类精神文明的各种地域文化永远地保留下来,就应该保护地方语言。是谓拯救了方言,就是拯救地方文化。

在珠海,70%以上的人都来自五湖四海甚至世界各地,本就是语言大杂烩之地,普通话在这里更显出了它的重要。所以在普通话和方言两者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应是珠海公共语言的特色。也许我们可以让普通话和方言在交际场合及交际对象上有所“分工”,普通话可作为工作语言、正式语言,方言作为生活语言。我们应该在推广普通话的前提下,也为方言营造一片生存的“绿土”。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