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珠海市委、市政府召开的高校发展工作会议,为推动珠海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再上新台阶鼓起了东风。会议所做的关于《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不仅表明了珠海大力推进在珠高校改革的雄心,也表明了对珠海高等院校改革创新的期盼。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任务和创新举措,改革创新不仅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珠海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
高等院校具有四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而当前,珠海正处于加快建设新型城市、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三高一特”产业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高等教育提供人才和治理支持。提升珠海高校的创新能力,就能提升珠海的底气、提升力度、提升文化底蕴。当前珠海进行的全面改革创新,势将成为高校改革的动力,而高校的改革创新必将成为珠海改革创新的催化剂。
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是创新国家建设战略的主导方向。而高校创新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珠海的高校,大多数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母体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好母体高校的优质资源,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优势学科,提升优势学科的自主创新能力。
珠海高校还应努力提升协同创新的能力,这对珠海地方发展很重要,对珠海高校自身的发展也很重要。协同创新是“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核心概念,这一概念反映了当代科学研究发展的基本趋势。协同创新的“协同”可以有多个层面,多种形式,跨学科,跨部门乃至跨国界。这其中,有高校与产业部门的协同,也有高校与政府部门的协同。珠海高校可以走出一条“政产学研资”相结合的高校发展新路子,加快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
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是关键。珠海的部分本科院校应改革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方式,努力引进企业、行业的优势资源,通过联合培养、双向选择的方式,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可以让企业、行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标准、设计课程体系、参与日常教学、改进实习实训等,也可以引进境外优质资源,借鉴省内外其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可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