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踏着海浪而来,为了寻找我的方向。浪花溅湿了我的衣裳,抚平我心中忧伤。看那无垠的大海,闪烁着无限希望……”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到珠海创办“社区支持农业”模式项目的大学生邹子龙、陈羿好、钟倩琳一定知道这首歌,来到珠海的千千万万的大学生都知道这首歌。当年特区初建,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优秀大学毕业生们,就曾唱着这首歌来到珠海,如今,又有大学生们唱着它来到了这里。
大学生们为何来到珠海?许多人回答因为这里有美丽的大海。的确,美丽的珠海,浪漫的情怀,给了年轻人很多想象,所以他们来了。但有些人没有待下去,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机会,没有发现希望。
机会和希望从哪里来?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政策给予扶持,各相关单位要为大学生创业沟通协调,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扶持他们做大做强,实现抱负和理想。另一方面也需要大学生们自己去发现、去寻找。
歌声是激情的,现实是冷静的。经济专业研究生毕业的邹子龙和钟倩琳,以及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陈羿好,在大家都挤公务员、抢铁饭碗的当下,毅然选择了自主创业,而且是风险高、压力大的农业。他们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得到了大家的赞赏。
年轻人应当像邹子龙、陈羿好、钟倩琳那样,他们不去随大流,不去人云亦云,闯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即使有困难,即使有艰险,但因为年轻,就不怕失败,因为年轻,就有重来的可能。只要大胆地去干、去闯,就一定能“杀出一条血路”来,找到实现自己梦想的方法。
当年特区初建之时,全国乃至国际的高端人才集聚珠海,迟斌元、游景玉、殷步九、史玉柱、求伯君、陈利浩、余卫东、程萍……这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曾在珠海找到了巨大的舞台,舞出了自己璀璨的人生。这机会、舞台是政府大力扶持的结果,更与他们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分不开。
今天,珠海特区的建设需要“科学崛起”,急需各类人才,如果没有人才,一切都是空谈。为了吸引优秀的年轻人来珠海工作,政府也在苦苦思索。近年来,珠海市建立了中山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珠海大学生创业园等,近日金湾还出台了为“海归”提供30万元安家费的政策。这些政策和方法,也许解决了大学毕业生们眼前的问题,但工资待遇仅仅是留住人才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有一个将自己的才华与珠海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的机会,要有一个事业上升和发展的通道。
邹子龙、陈羿好、钟倩琳们要把他们的农园发展与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幸福村居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实现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要把他们的事业与珠海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结合起来,他们的创业农业园就一定会有前途。
珠海是一片热土,珠海在召唤大学生们。在希望的田野上,初升的太阳照在邹子龙、陈羿好、钟倩琳年轻的脸上,也照着身边茁壮成长的小苗。就让年轻的心和幼小的苗一起沐浴阳光雨露吧,青春奋斗的时光,珠海的营养,小苗和年轻人一起,会在这里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