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2日,珠海高新区就业直通车专场招聘会在唐家文化广场举行,辖区内67家企业共提供1612个岗位。记者在招聘现场发现,随着高新区企业在转型升级大环境背景下的发展,一些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量逐步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技术含量更高的自动化机械设备操控技术性人才。例如,机械工程师、机修技术员、五金模具师傅、PE工程师等掌握熟练技术的高级技工非常抢手。
技术工人短缺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蓝领工资超白领的新闻也一热再热。的确,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技术工人,但我们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显然不够,加之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看法还有偏差甚至歧视,因而形成了一个客观存在的需求大、工资高→投入少、社会地位低的悖论。而日前传出的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借鉴国外和中国香港地区学位制度的基础上,试点建立“工士学位”的消息打破了这一悖论,有利于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营造全社会尊重技能人才的氛围,并为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职业教育起到了推动和正名的作用。
目前,珠海市共有高等职业教育院校3所,在校生26276人,其中公办院校2所,在校生24860人,民办院校1所,在校生1416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1所,在校生共27246人。可以说每年培养出的人才是不少的,但与珠海市目前主导发展交通基础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以及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航空、海洋装备、节能环保及清洁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结构及布局相对照,珠海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对接还不够紧密。因此珠海市人才市场上仍然存在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单位招不到人的状况。
分析一下为何社会上歧视职业教育,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职业教育没有学位,导致技术技能型人才上升通道狭窄,致使职业学校沦为学生考不上高中和本科的“退路”,影响了生源质量和人才培养。现在设立了工士学位,恰好在职业技能培训之外,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同时也随之增加了一定的筛选机制与淘汰效应,这将在无形中激发职业教育内部的升级动力。
现实的需求,理念上的更新,再加上珠海“蓝色珠海,科学崛起”战略的实施,可以说职业教育春天来了。珠海市职业教育应该奋起,工士学位可以探索,产学研相结合更应实践,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珠海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