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让传统成为时尚
在线阅读 收藏

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斗门民间艺术大巡游将于2015年3月7日周六上演,除斗门区的井岸镇、斗门镇、乾务镇、莲洲镇等传统队伍的演出外,还有金湾区三灶鹤舞、香洲区前山凤鸡舞和高新区淇澳端午祈福的捧场。除了珠海本市多个区的参演外,本届巡游队伍中还将出现中山醉龙、澳门土风舞、哈尔滨东北秧歌等外地元素的参演队伍参加演出……

可以看出,这将是一次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大融合的巡游,特别符合珠海这个新移民城市的特点。这种巡游不仅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气氛,更能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传承。这对于挖掘珠海历史,建设珠海今天的文化,打造珠海未来的文化都大有裨益。

一个没有历史和传统的地方是没文化的,而一个没文化的地方就是没有软实力的,没有软实力,就没有竞争力和向心力。人们的幸福感、归属感都与这种软实力有关。在我们建设国际宜居城市的步伐里,绝不能少了文化建设这步棋,而文化建设更不能没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记忆。

但是,传统文化不只在青灯黄卷里,也不只在戏剧影视里,它可以是一种时时出现的生活场景,更可以是终身的生活教育。要让我们的年轻人喜欢传统文化,就必须将传统文化的发掘和继承与时尚结合起来,使之与当代人对话,满足当代人需要。这就需要政府有所作为,像斗门区做的那样,构建更多的民族传统文化认同和交流平台,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时尚起来,真正成为当代文化的组成部分。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被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和传承,才能成为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东西,成为年轻人也热爱和愿意承袭的东西。

如今,外来文化的冲击的确让很多人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习俗了如指掌,却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一片茫然。譬如近来许多朋友表示不知道元宵节是赏灯的而不是赏月,元宵时他们在大呼小叫地呼朋引伴去赏月……当然,我们不反对大家学习外来的文化、欣赏外来的文化,但如今我们的许多现代生活方式,的确正在一点一点地放逐自己的文化、埋葬自己的文化。

我们不能忘记五千年的历史积累下来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是我们的命根子。但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如果要被今天的观众接受,我们的确需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一场时尚革命,重新温习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用现代人的眼光去借鉴中华文化中的精华,让传统文化转化为被当代人接受的现代文化。

因此,只在传统节日里弘扬传统文化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能建立一个健康活跃的传统文化生产和流通机制,让建设宜居珠海的目标与文化珠海建设结合起来,创造具有世界胸怀的珠海特色的文化,并创造性地参与全球文化的交融,真正打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性宜居的新珠海。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