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光棍节血拼:停一停,想一想
在线阅读 收藏

“去年光棍节,我媳妇网购花了两万三,买了三箱面膜,到现在还剩着呢。”“80后”的小张和妻子都是白领,生活条件挺不错的,但是妻子什么都买让他有点受不了。今年为防止媳妇“双十一”再买没用的东西,他提前把媳妇的银行卡和信用卡都“没收”了。(2013年11月10日《城市晚报》)

这两天最流行的段子就是,11月11日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把老婆的支付宝或银行卡连输3次错误密码,然后再去上班,对此男人们奔走相告。看来受“双十一”网购打折之害的人还真不只有这对小夫妻。

去年“双十一”,仅淘宝、天猫这一天的销售额就达191亿元,对于经商者来说,这的确是商业的奇迹。但是这奇迹中有不少购买都是不必要的,而且还有些是被彻底忽悠的。这对整个社会消费来说,不是扩大了内需,而是增加了浪费。

如果不是光棍节,如果不是因为打对折,这对小夫妻怎么会一下子买好几万元的面膜?要是在平常的日子里,买上二三十包已经足够多了,那最多也就几百块。这下倒好,一年了还没用完,过期了都扔掉,到底是便宜了还是贵了?

其实,“光棍节”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节日,是我国的大学生们为了庆祝自己仍然是单身而发明的,本意很有点酸葡萄式的自我安慰心理。原本在庆祝时,大学生们也没有什么特定的方式,只是一帮人凑在电脑前网购,在与店主讨价还价之中,以自己是光棍为由,说服店主应该给予一个不能成双成对的补偿,应该打对折。结果,这一理由被机灵的电商抓到了噱头,于是大肆鼓吹安慰光棍——打对折。这下子可好,11月11日从光棍们的自我安慰一下子变成了全国电商的集体狂欢。管你光不光,这一天,全部五折。

这五折中,有的是真出血,但电商也豁出去了,反正就一天,就当广告费了。但也有的暗提明降,你五折买到的,可能比平时九折的还贵。

于是广大网购爱好者,特别是女性,尤其还是有节俭美德的,平时放在购物车中一堆东西不舍得买,一旦看到一个打折50%的机会,而且因为集中在一天造成网络拥堵,很难抢到,便真以为天上掉馅饼了,于是狂“抢”了一大堆不一定便宜的且没用的商品。抢到的还沾沾自喜,要过很久平静了才反应过来。

老百姓有句俗语叫作“买家没有卖家精”,所以,消费者再精明,电商也不会做亏本的买卖。那么这场大血拼中,谁赚了,谁亏了,还用说吗?

本来,安慰光棍们也不一定非得用购物,其他多种形式都可以。但是现在,这个节似乎与光棍们的关系不大了,物欲把这个节日夸张并固定下来,电商们高兴,老百姓也不反对,但是希望网购者一定在血拼时,停一停,想一想,你真的需要买吗?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