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有利于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收藏

2014年9月4日,备受期待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文发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公布。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2014年9月4日中国政府网)

高中文理分科是否应该取消,今天,再次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笔者认为,文理分科取消得好,必须点赞。长期以来,文理分科使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因此从学生人生发展的综合角度来看,文理兼备对于将来的生活和工作都很有好处,对于人生的乐趣更有好处。不分文理也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必须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行高中教学过早出现文理分科,导致文科学生缺乏起码的科学常识,理科学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选择了放弃文科的理科生,过早地放弃了文史、地理等知识的学习,进入大学后,其论文、实验报告中病句、错别字百出还不算最糟糕的,有时候根本表述不清楚一个实验过程,或一项研究成果。其研究中涉及历史背景和地理知识的内容更是错到离谱。而一些文科生,物理化学知识极差,甚至到闹笑话的程度。涉及跨学科的领域时学生们更是茫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发问,为什么现在的大学培养不出大师,其根本原因就是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恰恰许多都是在跨学科领域、边缘学科领域产生的,而跨学科和边缘学科最需要的就是人文、科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都通晓的人才,生硬地将文科和理科割裂,不利于各学科知识的相互碰撞,更阻碍了因碰撞而产生火花——新学科的诞生。

而如今的时代飞速发展,跨学科、跨领域的行业不断出现,学科界限日益模糊,学科之间交叉、渗透、综合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只有文科知识或者只有理科知识的偏科学生是吃不开的,因此,学校培养全能的高素质人才更为重要。所以,取消文理分科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利于人才的自我提升。

此外,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变数是极大的,如果在未成年的时候就划分出文科理科,不利于专业选择,也不利于今后的人生发展。要知道,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通才只是少数,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讲,选错专业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孩子在中学时还没有“开窍”,不明白自己到底适合什么专业,只是凭一时的喜好或者家长的要求或者是几次考试成绩的好坏就选择了专业方向,但成年后或者进了大学后才明白自己真正喜好的是什么,如果中学就逼他们选择,很有可能毁了他们的一生。因此,取消中学文理分科,强调学生各学科之间均衡发展,增强了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之间各种学科知识的衔接和连贯,这不仅是对应试教育的矫正,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有利于高校更好地选拔人才。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