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河北邢台下起了暴雨。一辆轿车在通过沙河南环一处地下桥通道时被淹没,待消防官兵将其救上来时,车上的三人已经罹难。死者为一家三口,爸爸妈妈和孩子。(2013年7月10日《燕赵都市报》)
城市大街的地下通道没有排水设施吗?一下雨就没顶、就死人?我们的市政是干什么吃的!是我们的市政没有排水系统,还是排水设施全部失灵?
一座座桥,一条条路,飞速的地铁高铁,鳞次栉比的大楼,锃光瓦亮的广场,灯火辉煌的歌剧院……现代化城市不断迅速崛起。可是,这样的城市,没有让生活更美好,一下大暴雨,到处都是一片汪洋,汪洋积水不断吞噬着生命。
去年(2012年)7月,北京大暴雨77人遇难,今年(2013年)3月长沙大雨卷走了一位女大学生,5月珠海暴雨冲走一名小女孩,现在又是河北的一家三口在大街上被淹死……够了,心已痛得麻木。如果每一次暴雨我们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那我们的城市该是多么恐怖!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这些年,我们跑得太快,把良心弄丢了。我们有太多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亮化工程和美化工程,许多地方,城市基础都没有搞好,就到处建“好看”的辉煌的各种设施。就是在一些“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地方,领导们谈起基础设施来也都是“几通”“几平”,指的大多是通水、通电、道路、通信、征地等,很少讲“排水”和“防洪”,因为排水看不见,泾埋地下,无法亮,更无法美,眼球和政绩都得不到满足。
有些人说大雨淹死人的事故频发,是因为我们的排水设施建设资金和技术都不足。其实,基础设施中排水和防洪的技术和设备都应是大大优先于道路、桥梁等其他项目的,这个从大禹治水的蛮荒时代人们就懂的道理,难道我们的官员们不懂?只要从那些华而不实、老百姓八辈子都用不着的建设项目上省下一点点资金,就可以扎扎实实地解决好排水、防洪这样“古老”的问题、让老百姓远离暴雨带来的灭顶之灾了。至于技术问题,战国时候秦国的都江堰到现在还在使用,2200多年前技术就已经过关,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太空授课,我们的市政人员敢说技术水平不够?
我们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政绩考核,到底是要大量建设所谓的“现代化”项目,满足某些人的虚荣心?还是踏踏实实地建好城市排水这样“看不见”的、最最基础的设施,以满足老百姓生存的需要?这其实是一个不需要抉择的问题。只要我们的政绩考核不是以领导满意为标准,而是以百姓满意为标准,答案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