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教育缺课导致无法承受生命之重
在线阅读 收藏

复旦投毒杀害同窗案余波未平,近日又连发同学相残致死、病危的悲剧。广西13岁少女因嫉妒同学漂亮将其肢解杀害。(2013年5月8日《中国日报》)

湖南初三男生觊觎同学“12万元中奖诈骗短信”将其杀死。(2013年5月8日中国网)

因模仿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烤肉的情节,江苏七岁的李浩冉和四岁的李浩兄弟俩被同村小伙伴绑起来放火烧,导致严重烧伤,生命垂危。(2013年5月9日《半岛都市报》)

笔者是母亲,也做过教师,为死伤的孩子悲伤,也为杀人的孩子难过,更为我们生命教育的严重缺课追悔。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生活即生命,生命即成长。几句话深刻地道出了教育的目的和手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综观我们的教育,目的和手段都严重脱离生活,更脱离生命和成长。

我们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都把学生当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灌输知识,严重忽略了学生生命个体的成长。就是仅有的课时不多的思想品德课,也成了空洞的品德条例的灌输或是把学生当作一种监管对象来训斥,不仅使教育过程缺乏生命活力和乐趣,更少了对生命的敬畏、热爱和感激。

其实,孩子的道德和行为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民间俗语说“三岁看大,八岁看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许教师的知识灌输孩子都没有掌握,可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所有环节的言传身教中,施教者的行为中没有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这个现象,孩子却感悟到了、体会到了。因而当孩子们面对生命矛盾的时候,他们或许是想都没想,就采取了残忍的手段毁灭别人或是自己生命。如果我们平时的教育真正培养了学生们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能力和价值观,在面对生命的抉择时,他们的敬畏感会阻止残忍,热爱感会放弃恶念。

但是没有,我们的生命教育严重缺课了。近两年,有些教育者认识到了生命教育的缺失,也将生命教育偏颇地理解成了安全知识与求生技能的教学。当然,在这两方面我们确实做得也还远远不够,但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的理念其实才是生命教育的核心。

教育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为人的生命发展服务的,再多的知识没有生命做载体都没有意义。所以,作为一个曾经当过老师的母亲,笔者在此强烈呼吁,我们的教育必须赶紧补上这一课。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教会我们的孩子认识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让孩子们理解生命的意义,进而尊重生命、珍视生命。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