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元末明初不同文学家与文学批评家对文学之气的不同认识,具体地论述了该时期文学思想的发展变化。尤其以前人论述较少的方孝孺为重点,深入探讨其文学思想的内涵、特征及成因,认为他的文学思想尽管具有浓厚的儒家色彩,但由于其充沛之气的贯穿,依然表现出了高昂正大的气势。文章将历史思潮、文学创作与批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描述出元明之际文学思想的动态发展过程。
左东岭: 左东岭,1956年生,河南许昌人。1995年于南开大学中文系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专业为中国文学批评史,毕业后到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现任文学院院长,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文学思想研究中心主任,2001年获教育部青年教师奖。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思想史与中国文学批评史。现为教授职称,中国文学批评史方向与中国诗歌理论史方向博士生导师,日本广岛大学客座教授。社会兼职有全国明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文心雕龙学会理事,北京市文艺协会理事等。其研究特点以求真为目的,重材料,重实证,并善于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其主要论著有《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明代心学与诗学》等,并发表过5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一书曾获1999年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著二等奖。《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一书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著二等奖。曾先后承担或参与《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明代文学思想综合研究》、《元明之际的朝代更替与诗学思想的变迁》、《中国文学通论》、《明代诗歌史》、《中国诗歌研究史》等多项国家与省部级以上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