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语言哲学”为焦点,先指出一般情况下语言哲学上的限制,再依据有关“不立文字”的语言观的典籍,亦即以《金刚经》与《六祖坛经》为主要的依据,经由义理脉络的理解,提出语言如果好好用的话,可帮我们“去蔽显实”——去除遮蔽、开显实相,以及透过用于认知上来离相“na”的动态式的运作之语言观,而减次地达到不二中道之平等且清净的境界。透过从佛教禅宗之语言哲学的反省,期望能对当代不论是英美分析哲学界还是欧陆诠释学的语言哲学界彼等所处的困境,都有所启发或影响。
佛教,哲学思想,宗教文化,文集
刘启霖: 刘启霖,台湾大学博士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