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国如何创建自己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在线阅读 收藏

原文标题:How China Has Created Its Own TPP

文章框架: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几乎无法影响中国政治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在东盟地区的投资额急剧增长;中国正在建立与贸易伙伴的新连接。

观点摘要:

1.在总统竞选期间,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批判之声不绝于耳。TPP是由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来自亚洲和拉美的另外七个国家签署的商业协定。许多反对和偶尔支持的声音都将重点放在中国。

2.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支持者认为它不仅是一个经济协定,而且在必要的时候是用来遏制中国的战略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反对者认为它是一个威胁,是美国参议院批准的又一个糟糕的贸易协定,反对者认为如果中国通过“后门”成为协定签署国,那么这会给美国工人带来新的灾难。

3.事实是,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因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几乎无法影响中国政治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也不会对美国工人造成什么影响。因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中国无关,中国不需要参与其中。新加坡Truewealth出版社创始人Kim Iskyan指出,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的八年(2006~2014年)期间,中国并没有袖手旁观。它加强了与亚太地区的经济联系并构建了强大的贸易网络。

4.今天,在美国政治家们忙着反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时,中国已经与12个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成员中的九个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FTAs)。美国空谈,中国实干:2006年,中国分别与澳大利亚和智利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2008年,中国分别与新西兰和新加坡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2009年,中国与秘鲁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2010年,中国与东盟(ASEAN)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其中包括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成员文莱、马来西亚和越南。

5.中国在东盟的投资额也急剧增长。Kim Iskyan指出,2006~2014年,中国在东盟的投资额增加了350%。而此时美国的政客们还在讨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是否为遏制中国经济“帝国主义”特洛伊木马的最佳方式(虽然中国并非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成员),中国正忙着扩大其创立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其不仅仅关注贸易和投资领域。

6.中国正在建立与贸易伙伴的新连接,如物理连接,包括机场、公路和港口,并为贸易伙伴提供从混凝土、钢铁、劳动力到资金等的一切物资。正如波士顿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Harold L.Sirkin在《福布斯》上所写的那样,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将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而美国则正处于战略收缩态势。Harold L.Sirkin认为,“美国应该不惜一切,设法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取胜,或者放任自己走下坡路”,他警告说,“如果我们在贸易方面妄自尊大,向中国敞开大门,那么中国就会准备好且能够并愿意填补我们创造的任何空白”。

7.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全球贸易额占全球GDP的58%,在北美洲,这一数字为31%。谁应该对此负责?不是加拿大(加拿大的贸易额占其GDP的65%),也不是墨西哥(墨西哥的贸易额占其GDP的73%)。问题出在美国,美国的贸易额仅占其GDP的28%。在总统竞选中,两个阵营的贸易策略都出现了错误,这才是对美国工人的真正威胁。人们不禁会想,在这样的环境下,要多长时间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才能成为主导一个地区的经济大国。拉美超过10%的出口流向中国,近8%的进口来自中国。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