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China in Europe—OBOR Is More Likely to Succeed outside of Eurasia
文章框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了中国与欧亚大陆之间的伙伴关系和连通性;“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一个时代口号;中国对基础设施的支出有望与所承诺的一样;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CPEC)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组成部分;一些中国学者争论说,“一带一路”倡议更多的是一个聚焦于政治连接的计划;“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大幅提升中国经济在欧洲南部和东部存在感的潜力;中国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的投资是中国增强“一带一路”倡议潜在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的关注点是欧盟周边的较弱地区;中国的欧洲区域一体化计划的另一个新特点是为其海军在全球更大的存在铺平道路。
观点摘要:
1.乍看之下,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了中国与欧亚大陆之间的伙伴关系和连通性,这一倡议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提出。一些西方观察家淡化“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称之为“旧皮袋里的新酒”,甚至连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也似乎一直坚信“一带一路”倡议在本质上是一个基础设施发展计划,并不能从根本上与欧亚经济联盟相竞争。
2.毫无疑问,“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一个时代口号,中国各省市急于从该倡议中获益,就如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提出经济特区计划时各省市所做的一样。当时中国各地区加快区域开放,以吸引中央政府投资并支持它们的区域一体化举措。同样,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是范围广泛的、不同的经济合作方案的保护伞,它承诺将通过陆路、海路,以及那些远在欧亚大陆以外的地区,包括北极、澳大利亚和非洲等地区,把中国与其传统丝绸之路合作伙伴联系起来。
3.中国对基础设施的支出有望与所承诺的一样,2015年中国与70多个“一带一路”倡议参与者的贸易额超过了1万亿美元,或者说,超过了中国对外贸易一季度的总额。到目前为止,中国公司对“一带一路”倡议相关项目的投资近150亿美元,同时,中国政府基金,即价值400亿美元的丝绸之路基金,也致力于“一带一路”倡议,此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以及中国开发银行预计也将对此做出重要贡献。
4.同样,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CPEC)——“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组成部分,预计在未来15年中,对一系列项目的投资额会达到460亿美元,项目包括在瓜达尔建设一个深水港,进行公路建设,以及扩大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但这些建设面临许多政治、经济和安全挑战。例如,来自塔利班的威胁、俾路支省的叛乱、水电供应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使中国的计划变得复杂化。中国的这一倡议面临的风险很大,然而,因为中国希望通过区域整合追求稳定的目标被破坏,所以这将进一步加剧新疆的紧张局势。
5.一些中国学者争论说“一带一路”倡议更多的是一个聚焦于政治连接的战略,具有重要价值,即使所涉及的项目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施。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改善欧亚大陆的连通性面临诸多障碍,中国在将该区域作为进入欧洲南部的切入点上可以做得更好,而不是将该区域作为其自身的目的地。
6.事实上,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来说,其具有大幅提升中国经济在欧洲南部和东部存在感的潜力。最初的“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公路,而是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多条贸易通道,涉及海上贸易和陆上交流。同样,中国欧亚大陆桥的建立不是其目标的终结,而是用来连接新的港口基础设施。
7.中国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的投资是中国增强其“一带一路”倡议潜在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国有航运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COSCO)自2009年以来一直在经营该港口,但2016年7月4日,交易成功达成,该集团以4.1亿美元收购了该港口67%的股份。中国驻希腊大使邹肖力将这一港口交易比作“龙的头”,这意味着交易会为中国的区域目标带来变革性影响,其区域目标是为中国产品出口欧洲创造新枢纽,为中国在地中海地区创建新基地。比雷埃夫斯港是地中海地区众多港口之一,而中国企业的目标是对它们进行投资。
8.中国在欧洲南部增加的投资所发挥的作用早已被经济危机削弱,且被空前数量的移民所困扰,由于英国脱欧,现在更是一个关键时刻。一些分析人士看到了中国通过其“16+1”合作机制,与中东欧、波罗的海国家,包括五个非欧盟成员国合作,来进一步考验欧盟是否团结。虽然中国对欧洲基础设施的新兴趣可以加强与欧盟的合作,但中国的关注点是欧盟周边的较弱地区。
9.中国的欧洲区域一体化计划的另一个新特点是,它为中国海军在全球更大的存在铺平了道路。“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的相关投资不会遇到像中国在非洲面临的安全挑战,2011年由于利比亚局势动荡不安,中国撤回3.6万名在利比亚工作的中国人,这使中国在利比亚增加了军事存在。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来说,其在欧亚大陆以外更容易成功,给欧洲和美国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