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Sino-Nordic Relations:Opportunities and the Way Ahead
文章框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的发展目标由此从东部沿海转向被忽视的西部、南部诸省市;大量中国政府主导的投资正寻求完善中国连通欧洲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是许多北欧企业活动的“核心命题”,中国决策者也逐渐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在国内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观点摘要:
1.2013年,习近平主席正式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的发展目标由此从东部沿海转向被忽视的西部、南部诸省市。中国在该地区附属项目投资预计从14亿美元增至40亿美元。北欧五国在亚投行多边承诺框架下成为创始成员,并期待成为投资目标的一部分。上述投资将把云南、新疆等内陆贫困省份与东部发达沿海地区、邻国甚至欧盟连接起来。目前,北欧企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东等高度发达、基建完善的东部省市的城市中心的相关项目。但北欧投资者常常低估远离上述中心的投资机遇。
2.北欧企业可通过提供投资、商贸活动及培训等方式,在为中国国内发展做出贡献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同时,参与中国国内发展可使北欧公司利用低成本资产,并进入新获授权的消费者市场。
3.大量中国政府主导的投资正寻求完善中国连通欧洲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一投资开放措施将提供大量机遇,进而成为北欧大小企业的“杠杆”。通信、可持续能源生产、环境建设、物流等领域将产生有望取得成功的机遇。作为“一带”另一头的北欧国家,正成为生产日益精致产品的中国企业的投资目的地及市场。实现北欧地区一体化及公共外交协调,有助于未来的中国投资者看到更清晰的北欧投资前景。通过拓展传统商业运营模式,如获取廉价劳动力,参与中国西部、南部地区新消费中心的开发,北欧国家能获得间接利益。
4.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是许多北欧企业活动的“核心命题”,中国决策者也逐渐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在国内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随着中国日益向西发展,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发展的一部分,能带来不胜枚举的机遇。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共同利益为合作开发各类有效途径、分享最佳做法提供了富有成效的基础。政府、企业及民间社团三个层面均可践行社会责任,瑞典在此类合作中做出了特别重大的努力。
5.北欧企业及其他参与者若要向预期发展计划做出富有意义的承诺,须明确合理动机。此外,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还面临一些问题。要使投资者相信其能同国内竞争者,特别是在公共采购方面享有平等待遇,必须采取取信于人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