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As Trade Slows,What’s Next for Global Supply Chains?
文章框架:供应链是贸易扩张的关键;欧洲正将目标转向内部;亚洲国家开始参与国际贸易;全球供应链三种截然不同的变化促使贸易的本质发生变化。
观点摘要:
1.在过去18个月里,全球贸易额停滞不前,供应链是贸易扩张的关键,因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采购、制造和分销网络构成的供应链中。在当前的停滞状态中,全球供应链面临的问题是贸易的下一步方向是什么。公众对贸易的看法是重要的,将为全球供应链带来几个重大转变。
2.欧洲正将目标转向内部,尽管在未来十年中全球经济需求的90%将来自欧盟以外的国家。通过投票脱离欧盟,英国公民拒绝了最强的多国区域经济集团之一——欧盟。欧洲国家对于移民危机的散漫回应对更深层次的一体化计划和边界协调来说不是个好兆头。在美国,希拉里·克林顿和唐纳德·特朗普都强烈反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一个包括12个国家且占全球生产总值40%的特惠自由贸易协定。
3.相比之下,亚洲国家开始参与国际贸易。对它们来说,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一个机会。中国不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成员国,因此正在努力创造自己的阵营,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一个替代由美国领导的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由16个国家组成,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致力于减少对商品、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壁垒。同时,东盟经济共同体(AEC)指导该地区向一个单一市场发展,以实现10个成员国间商品、服务、劳动力、投资的自由流动。双边协定数量激增。例如,今年早些时候,越南与欧盟敲定了自由贸易协定。
4.在跨国问题上,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在2013年巴厘岛部长级会议上达成了贸易便利化协定(TFA)。通过加强边境机构之间的合作,以及去除边境的繁文缛节使贸易进行得更快,成本更低,比如货物报关和放行,这样TFA就会使国际贸易更加容易。世界贸易组织估计,TFA可能降低国际贸易成本的12.5%~17.5%,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创造约2000万个工作岗位。
5.在这场持续的辩论中,由于全球供应链三种截然不同的变化,贸易的本质正在发生变化:“快速经济”正在崛起,新技术正在发展,电子商务正在扩大。许多部门现在应优先考虑快速满足客户需求。很多品牌已经适应了产品市场的快节奏。例如,飒拉(ZARA)可以在短短的两周内设计、制造衣服,并将其运输到商店。这种模式可以使品牌避免高库存和昂贵的成本,其可以只生产卖得最好的商品。因为快速产品需要更短和更多的区域供应链,所以它们涉及的都是较少进行的洲际贸易。技术使供应链更加多变。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会使新的管理流程接受更长和更复杂的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