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国、欧洲和欧亚互联互通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收藏

原文标题:China,Europe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Eurasian Connectivity

文章框架:互联互通已成为全球事务中的新流行语;欧亚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欧盟和中国正在寻求建立共同利益;欧盟并不完全感兴趣或参与亚洲所有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一带一路”倡议使中国更加开放;亚欧首脑会议和欧亚连接计划可以为欧亚互联互通的政治项目和路线图奠定基础。

观点摘要:

1.互联互通已成为全球事务中的新流行语。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区域和全球讨论已开始集中于如何通过设想创造更充足高效的物流、投资、服务和信息以及符合实际的条件来提高各国人民之间互动的程度及质量。

2.互联互通不仅是2016年9月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的焦点,而且是2016年7月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举行的亚欧首脑峰会(ASEM)的焦点所在。在这两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都在积极推动将互联互通提上会议议程,特别是因为中国在2016年担任G20轮值主席国,所以在各成员之间非常有望达成自由贸易协定(FTA)。关于亚欧首脑峰会,中国希望通过扩大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基础设施项目来加强两大洲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支持建立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系。欧亚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它致力于欧亚大陆的经济一体化。欧洲的目标应该是在G20峰会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因为政策的实施和决策过程的流动性取决于欧洲的合作意愿。欧亚维度的新发展使欧盟和中国的联系越来越多。这些发展由一些因素所驱动,这些因素不能仅仅归于政治或经济领域,而应归于随着欧亚大陆国际政治经济的演变而受到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相互影响。在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建立中国和欧盟之间的投资和贸易体系。在这一进程中,于2012年开始的中欧双边投资协定(BIA)谈判具有关键意义。欧洲公司在中国获得市场准入对欧洲方面来说是最重要的。当前中国投资在欧盟成员国所获得的开放对中国大有裨益,同样其也可以获得欧盟范围内统一且公平的竞争环境。因此,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成功将对欧亚大陆的国际政治经济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它可能为未来的中欧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打开大门。

3.过去,欧盟推动中欧双边投资协定成为与中国就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进行潜在讨论的前提条件。欧盟和中国正在寻求共同利益,将其区域和国内经济增长计划连接起来,这些大部分都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丝路基金”的成立以及2015年由中国带头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以下简称亚投行)。因此,欧洲投资银行(EIB)正在为亚投行提供技术支持,并且两者携手寻求联合融资项目。此外,中国和欧盟于2015年9月建立联合工作组,联合工作组成员中将有来自中国“丝路基金”、欧洲委员会以及欧洲投资银行的专家。双方还签署了一项关于欧盟-中国互联互通平台的谅解备忘录。

4.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内部协商的未来仍不确定,这些最近的发展需要对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全球扩张具有重要影响。只要多哈回合谈判停滞不前,区域和双边贸易扩张解决方案就被视为一种替代方案。欧盟已经在2011年与韩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与日本、印度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个别成员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也处于不同阶段,欧盟-新加坡和欧盟-越南自由贸易协定在等待通过。

5.然而,欧盟并不完全感兴趣或参与亚洲所有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一方面,欧盟不参加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该协定是一个在2016年2月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旨在制定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标准。另一方面,在美国的领导推动下,作为TPP非成员的中国对该协定持质疑态度,认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是美国对抗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工具。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在建立贸易体制时,欧盟将中国视为第二大主体,尽管中国是继美国之后的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但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6.从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倡议使中国更加开放,因为它通过促进与欧盟及其他欧亚经济体的合作,扩大了欧盟-中国经济一体化的平台。随着中欧经济金融合作的深入,欧盟各国和中国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需要越来越多地被考虑。否则促进欧亚互联互通的项目将被视为对国家安全的威胁。欧盟和中国应对这种情况的一个实际方法是利用目前包括51个国家在内的亚欧首脑峰会。在下次首脑会议上,参会的亚欧领导人可以请其外长制定一份需要2018年审议的主题报告。

7.亚欧首脑会议和欧亚连接计划可以为欧亚互联互通的政治项目和路线图奠定基础,以满足绝大多数欧洲和亚洲行动者的利益。多边机构对于塑造和管理欧亚互联互通的国际经济越来越必要。因此,为了取得成功,欧盟和中国应该努力使这成为常态。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