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量安全”研究中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质量安全是一种社会底线,不出质量问题的社会是好的社会;另一种认为质量安全是一种能力,能否保障质量安全是对政府能力的考验。出现两种理解的主要原因是对“质量安全”概念界定不清。本文通过区分“保障型安全”和“发展型安全”,以及两种意义上的质量安全,重新界定“质量安全”概念,认为质量安全成为一个安全议题主要是由于质量问题的“安全化”所导致。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近20年相关政策文本,发现当前政府普遍把“质量安全”定性为一种保障型安全。政策语境影响政府思维和行动,质量安全相关政策文本的语境从保障型向发展型扩展,是质量安全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