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在我国少数民族社会传播的时间长短、信徒多少、影响深浅不尽相同,整体上可分为突破型、成长型、成熟型、衰落型四种类型。在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我国少数民族基督教信仰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基督教不能适应民族社会变迁导致的自身性问题、基督教与传统文化矛盾冲突导致的关系性问题、宗教渗透与邪教传播导致的对立性问题。本报告建议,推动少数民族基督教本土化、理性化、社区化、公益化,使其沿着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正确轨道健康发展。
宗教,一带一路,文化传播,民间信仰
张桥贵: 张桥贵,大理大学校长,二级教授,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研究
孙浩然: 孙浩然,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宗教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