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界,除了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外,政治学研究、哲学研究、人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经常也将民族纳入考察对象;民族理论与政治学、社会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既有交集又有自身独立性。民族政治学的研究必须涉及对民族、民族国家、民族与国家等在理论、哲学上的基础研究,同时又与其他任何领域的政治学研究一样,与国家建构、政治过程、制度建设、国家治理、群体权利、公民权利、人们的个人发展、社会团结等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政治议题紧密联系。
当今世界,多民族国家占绝大多数。“在20世纪的历史中,民族国家的理想达到了它的顶点,并开始衰落”;“现在广泛接受的观点是:绝大多数的国家不是、从来不曾是、也不可能是单一民族国家。国家的自我形象的这种转化典型地表现为从民族同一性政策向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转化”。无论是多种族国家、多民族国家、多文化国家,还是欧盟这样的地区性组织,“所有这些国家或组织都面临相似的问题:如何既保持差异又保持统一”。
长期以来,多民族国家受民族问题的困扰,几乎所有的多民族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民族分离主义的活动,使得民族、民族问题、民族主义等,在人们的印象中更多的似乎是与现代国家的统一、稳定呈现张力,甚至形成挑战;但事实的另一面是,这些问题本身就是多民族国家建构和治理的题中之义。相对其他问题的应对,对于民族问题的应对也促进着共同体政治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总体上,在世界范围,多民族国家的建构更加成熟,政治文明的程度在提高,“要么征服、要么分离”的集权思维以及殖民主义时代随处可见的民族压迫都在减少。以主权国家体系为基础,民族国家的主权和边界具有无可置疑性;但同时,联合国对民族国家内部和多民族国家内部的少数人群体等,还出台了一系列进行人权保护的文件,其中包括少数民族。在多民族国家内部,代之强权和压迫的,是民族权利的诉求、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一些弱势群体,包括少数民族、族群、移民、妇女、同性恋等群体,在政治领域公开地表达诉求、争取权利。政治治理的过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注重协商、妥协。
总之,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情况来看,民族理论与政治研究涉及了民族基本理论,如民族、族性、民族主义等基础理论,以及民族政治基本理论和议题,如现代多民族国家建构、民族自治、民族权利保护、多元文化主义、承认的政治、国家认同、土著、移民权利等众多议题。在进入本书主题之前,首先针对性地对几个基本概念和相关背景知识进行考察,并提出本人对民族理论与政治这一研究方向的一些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