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收藏

如前所述,在分权体制中,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受众多因素影响,财政转移支付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研究的目标是搞清楚财政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究竟会产生何种影响。基于此目标,本研究首先构建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在一系列约束条件下最大化代表性当事人效用的模型,通过理论模型推导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的敏感程度;同时,以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产出量与投入量的比值作为衡量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变量,通过对该变量方程求因变量(基本公共服务产出量)对自变量(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偏导数来表征变量间的敏感性,进而得出两种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会产生何种影响。但是,上述理论模型的推导过程都是基于地方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是能够满足辖区居民需要的情况下展开的,即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行为是在其能够较好地反映辖区居民需求偏好的基础上做出的,或者可以说是这些供给决策的做出都是建立在消费者需求得到充分显示的基础上的。但如前所述,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显示方面长期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却实实在在影响了我国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实际行为决策。因此,要深入研究财政转移支付对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影响,就必须从数理方法上进一步拓展上述理论模型成立的前提假设条件,探讨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在辖区居民的真实需求并未被完全显示及表达的情况下,上述理论模型是否还能够求得均衡解。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