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首次涉足世界可再生能源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也致力于制造风能涡轮机;虽然中国已经垄断了世界可再生能源生产上游的很大一部分,但它不满足于仅仅作为原材料的来源;建设全球输电网是雄心勃勃的计划,但许多专家认为其遥不可及;中国成为世界能源不可或缺来源地的雄心;“一带一路”倡议将使中国更容易通过其建立与控制的渠道来运输自己生产的货物;可再生能源的好处之一是能解决全球能源安全问题。
Vikrom Mathur: Vikrom Mathur,牛津大学商学院科学、创新和社会研究所博士学位。印度观察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政治、文化和社会对自然环境科学产生和使用的影响;科学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变化(例如,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技术变革的社会和文化因素;新兴技术管理;跨境自然资源治理;文化理论。研究重点是机构关于柬埔寨洞里萨湖的气候适应性决策的框架。他的研究探索“自然神话”框架内的众多描述如何适应在柬埔寨的气候变化。1997~2012年,担任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SEI)的研究员,在十几个国家发起和领导了大量研究和咨询项目。领导了在泰国的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亚洲中心的建立,还领导了亚洲开发银行在湄公河经济一体化计划的战略环境框架发展。
Aparajit Pandey: Aparajit Pandey,观察研究基金会气候、能源和资源计划副研究员。研究主要集中于激励机构投资者和国际债务为气候行动项目、国内政策变化融资。在加入观察研究基金会之前的两年,曾是一名理财顾问。来源:观察研究基金会(印度智库),2017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