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注的重点是闽南华人到菲律宾群岛的迁移活动,希望从地方话语(为目前研究所忽略)的角度出发,来阐释闽南文化模式下的“华人”范畴和相关的“华人文化”。首先,是对本论文所讨论范畴下的“文化”定义进行阐释,并回顾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国家层面的“华人”和“华人文化”概念的建构过程。其次,以闽南到菲律宾群岛的迁移活动为例,分析“华人”和“华人文化”模式的可变动性。最后,通过“闽南模式”和另一个更为严格的“广东模式”(“国家模式”的原型之一)之间的对比,来讨论“华人”及“华人文化”的概念和模式的包容性、排他性。从闽南到菲律宾群岛的迁移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社会逻辑中的两种二元论。一个是移民和侨乡村民之间的二元论,另一个是混血儿和非混血儿之间的二元论。通过移民的两套二元论,移民社区和家乡之间相互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