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侨批文物馆
侨批文物馆致力于征集、收藏海内外侨批及相关文献、档案等实物及电子版资料。目前,馆藏文物档案12.5万份,其中侨批原件3.6万份。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侨批文物馆先后举办4次“侨批文化研讨会”,通过多方位的学术交流探讨,发掘侨批文化的丰富内涵,促进了对侨批档案的保护和传承。2013年6月,“侨批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在整理、研究侨批档案资料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潮汕侨批简史》《潮汕侨批论稿》等专著和各具特色的《潮汕侨批萃编》《潮帮批信局》《潮汕侨批档案选编》等一批侨批文物数据汇编共33部,逾3000万字。创办期刊《侨批文化》,2012年获广东省首届优秀侨刊乡讯奖,现已出版26期。从2005年开始,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潮汕侨批集成》139册,截至2016年,已付梓108册。最近,又与暨南大学出版社合作建设“世界华侨华人资源整合及服务”项目平台——侨批文献专题资源库。
由汕头市委、市政府主办,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潮汕侨批文物展”在侨批文物馆常年对外开放。文物展运用大量的侨批文物,揭示侨批的产生和侨批业发展的过程,彰显侨批对潮汕经济社会的贡献,展现华侨华人的移民史、创业史以及勇于开拓、守信重义、爱国爱乡的精神。
侨批文物馆为侨批及华侨文物的收藏、展示、研究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其丰富的侨批档案和数据检索系统,有利于侨胞寻根,有利于对新生代华侨华人的文化传播,有利于进一步凝聚侨心,增强海外华侨华人对祖居国和家乡的文化认同。
图2 2016年12月20日国侨办主任裘援平、副主任王晓萍、省侨办领导一行参观侨批文物馆
(责任编辑:张棋然)
');" class="a2">收藏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侨批文物馆,是国内首家以侨批为主题的博物馆。2004年正式开馆,国学大师饶宗颐亲题馆名,庄世平、陈伟南为侨批文物馆揭幕。侨批文物馆是汕头市八大文化工程之一;2007年被广东省侨办、省文化厅和省旅游局确定为“中华文化传承基地”;2010年,加挂“潮汕侨批档案馆”牌子,正式纳入国家档案资源体系;2014年获汕头市委宣传部命名为“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侨批文物馆是中国博物馆协会华侨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
图1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侨批文物馆
侨批文物馆致力于征集、收藏海内外侨批及相关文献、档案等实物及电子版资料。目前,馆藏文物档案12.5万份,其中侨批原件3.6万份。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侨批文物馆先后举办4次“侨批文化研讨会”,通过多方位的学术交流探讨,发掘侨批文化的丰富内涵,促进了对侨批档案的保护和传承。2013年6月,“侨批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在整理、研究侨批档案资料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潮汕侨批简史》《潮汕侨批论稿》等专著和各具特色的《潮汕侨批萃编》《潮帮批信局》《潮汕侨批档案选编》等一批侨批文物数据汇编共33部,逾3000万字。创办期刊《侨批文化》,2012年获广东省首届优秀侨刊乡讯奖,现已出版26期。从2005年开始,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潮汕侨批集成》139册,截至2016年,已付梓108册。最近,又与暨南大学出版社合作建设“世界华侨华人资源整合及服务”项目平台——侨批文献专题资源库。
由汕头市委、市政府主办,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潮汕侨批文物展”在侨批文物馆常年对外开放。文物展运用大量的侨批文物,揭示侨批的产生和侨批业发展的过程,彰显侨批对潮汕经济社会的贡献,展现华侨华人的移民史、创业史以及勇于开拓、守信重义、爱国爱乡的精神。
侨批文物馆为侨批及华侨文物的收藏、展示、研究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其丰富的侨批档案和数据检索系统,有利于侨胞寻根,有利于对新生代华侨华人的文化传播,有利于进一步凝聚侨心,增强海外华侨华人对祖居国和家乡的文化认同。
图2 2016年12月20日国侨办主任裘援平、副主任王晓萍、省侨办领导一行参观侨批文物馆
(责任编辑:张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