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华侨大学图书馆华大文库
在线阅读 收藏

华大文库是专门收集和永久保存华侨大学师生及校董、校友著作及藏品的资料性、学术性特藏库,是展示华大人学术成果的重要基地和窗口。

2012年12月学校召开董事会期间,华大文库由国务院侨办副主任马儒沛和华侨大学校长贾益民共同揭牌并挂牌成立。“华大文库”筹建工作由图书馆负责,各单位负责向本单位师生宣传并收集学术成果与作品。由于原库址不适合做展厅,将郑年锦图书馆四楼原过刊整理室规划为华大文库新址,通过空间再造创设出能凸显华侨大学文化内涵与学者风范的专题库,满足华大文库藏书、展示、阅览、服务及研究功能,并建立健全华大文库相关规章制度,于2015年11月1日华侨大学校庆日正式对外开放。

华大文库征集的人员范围为:所有在华侨大学工作或学习过的华大人,包括现在以及以往的教职员工、各届学生、海内外校友等。征集的资料范围为:(1)在国内外出版编印的著作(包括专著、编著、译著、教材、工具书等)以及正式出版前的各种手稿本、打印底稿本、修改本等;(2)出版或编印的音像制品、多媒体资料,如录音带、录像带、VCD光盘、DVD光盘、多媒体光盘等;(3)具有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各种非出版资料:包括日记、笔记、自传、信件、手稿、书画作品、摄影作品、荣誉证书、历史照片、工作文稿等;(4)各部处、学院、各学生社团编印的各种公开资料、内部报刊、宣传材料等;(5)历届学生的学位论文(硕博士学位论文已通过图书馆信息咨询部常态收集)、毕业论文等,并在时机成熟时定期开辟名家、专家特藏展示空间,让华大文库成为华侨大学人文景观的一个亮点,作为校友和母校交流互动的桥梁。

目前,华大文库共收到600位教职工和海内外校董、校友以及校党委、各学院等20个单位的赠书,收藏专家学者著作650种1300余册,其中包括饶宗颐、杜祖贻、黄天中、黄玉山、柯伯诚等著名校董的著作及杨恩辉、陈充林、陈建伟、池宏、东瑞(黄东涛)等著名校友的著作,学位论文近10000册,此外,还有书画、摄影作品、荣誉证书、历史照片、多媒体光盘等具有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各种文献资料。为了充分展示我校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目前正在建设华大文库数据库,将在网上开创虚拟文库,文库资源将陆续整理展示,为读者快速检索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华大文库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文献资源及创新服务模式,除了发挥传统的育化功能外,还积极开拓新的服务内容,为学校文献资源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弘扬华大学术精神、树立华大学人形象。华大文库自创立以来,和集美区宣传部、《厦门晚报》合办了2015年、2016年两届华大著作展,共展出学术著作112册,著名学者87名。

第二,启迪华大学子,激励后学志向。华大文库作为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平台,发挥了很好的育化作用。新生通过华大文库了解本校学术前辈的治学精神及丰硕成果,把握本校的学术传承与脉络,激发了他们的爱校热情,启迪他们奋发图强,再续辉煌。

第三,增进与校友的感情,推进学术交流与发展。华大文库作为华大文脉的象征,接待来宾校友的参访,是联结学校和校友之间的纽带。其收集保存的学术文献、学术成果,既透视着本校学者大师们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也传递着学术的信息,是对外交流互动的桥梁。

(责任编辑:张棋然)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