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首先阐述新媒体传播语境下舆论审判叙事理论研究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从背景介绍到意义的提出,新媒体传播语境下舆论审判叙事理论研究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其次,通过查阅和梳理国内外与新媒体传播语境下舆论审判叙事理论主题相关的文献,可以大致理清关于新媒体传播语境下舆论审判叙事理论研究主题的国内外目前研究现状,并据此提出研究的创新之处。最后提出新媒体传播语境下舆论审判叙事理论研究的具体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以阐明框架结构。
传播媒介,研究报告,媒体舆论,新媒体传播,法治秩序
余素青: 浙江龙游人,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教授。2006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博士学位;2008年7月至8月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进修英语语言教学法;2009年在英国阿斯顿大学法律语言学研究中心进修半年,师从国际法律语言学协会首届会长MalcomCoulthard教授;2009年7月进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5月出站。现兼任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为国际法律语言学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普通语言学、法律语言学、叙事学;现为校级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方向)带头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3项(其中1项为重点项目),校级科学研究项目1项。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1项。主编教材入选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先后在《外国语》《外国语文》《修辞学习》《江西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