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The Road to Mekong:the India-Myanmar-Thailand Trilateral Highway Project
文章框架:正在进行的印度-缅甸-泰国三边高速公路项目可能被证明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项目;印度政府正在重新推动与东南亚的道路连接;印度的外交重点再次集中在湄公河次区域;湄公河次区域(印度政府称之为CLMV国家)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还计划将其西南的云南省省会昆明通过新的高速和中速铁路与东南亚国家连接起来;虽然越南称其愿意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但是其支持力度最小;由于认识到快速变化的区域动态和需要增强其影响力,莫迪政府已经将重点转向与CLMV国家领导人进行接触;“东向行动”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文化外交进一步实现印度的利益;随着印度进一步向湄公河次区域和更广泛的东南亚地区扩展,当务之急是确保更好的物理连接;在印度政府援助下建设的德穆-葛礼瓦友谊路是印度-缅甸-泰国三边高速公路的第一段;各国必须以一种创新的、务实的方式来看待这个项目,以便及时完成并顺利地运行这一战略通信连接项目;中国已经启动“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亚洲和非洲拥有超过300个大型项目;印度-缅甸-泰国三边高速公路不仅可以促进印度人民与湄公河次区域人民的交流与联系,而且为印度应对迅速崛起的中国在该地区的存在和影响力提供了战略途径;印度-缅甸-泰国三边高速公路应该是一条发展走廊,能够使公路沿线国家的人民获益。
观点摘要:
1.由于印度将湄公河次区域置于其“东向行动”政策下的优先项目中,所以正在进行的印度-缅甸-泰国三边高速公路项目(IMT)可能被证明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项目,该项目是目前唯一一个连接印度、湄公河沿岸国家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的陆路连接项目。当务之急是探索方法,以确保早日完成这一战略沟通项目。本报告重点介绍该项目程序、财务等方面的内容,并提供建议,以确保其被有效并及时地执行。
2.印度政府正在重新推动与东南亚的道路连接。2016年11月13日,印度-缅甸-泰国三边高速公路项目友谊汽车拉力赛在德里举办。印度政府称,此次比赛的目的是提高利益相关者对三个国家之间签署的机动车辆协议(MVA)的潜在利益的重视程度。2016年9月8日,第十四届印度-东盟首脑峰会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会议上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强调进一步加强印度与东盟的关系。为了强调整体互联互通的重要性,特别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加强民间交往的第一步,莫迪建议就互联互通成立一个联合工作组,将印度-缅甸-泰国三边高速公路项目扩展至柬埔寨、老挝和越南。在缅甸总统吴廷觉(Htin Kyaw)于2016年8月访问印度的前一个月,双方签署了两个备忘录,以建设并升级印度-缅甸-泰国三边高速公路在缅甸境内的桥梁和公路项目。
3.印度的外交重点再次集中在湄公河次区域,该地区地缘政治大国之间的竞争正在加剧,中国、美国、印度和日本的利益在这个次区域重叠。由于在莫迪政府“东向行动”政策下,印度进一步加强与CLMV国家中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以及泰国的联系,因此印度-缅甸-泰国三边高速公路项目可以改变印度与湄公河沿岸国家和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关系。由于印度和东盟提出建立联合工作组,因此将该项目从印度通过缅甸扩展到泰国的需求更加紧迫。
4.湄公河次区域(印度政府称之为CLMV国家)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印度而言,这个次区域的战略特点在于它与CLMV国家中的一个国家缅甸在孟加拉湾不仅有很长的陆地边界,还有很长的海洋边界;其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越南与中国存在争端。近年来,中国崛起的直接影响已经在CLMV国家中凸显出来,中国已经成为所有CLMV国家最大的或主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随着中国的财富影响力迅速扩散至周边地区,湄公河次区域贫穷、较小的国家正被中国的经济所吸引。在战略方面,中国一直利用CLMV国家的地缘战略位置“触及”印度洋,并通过建设铁路和公路网络、铺设能源管道,与这些国家连接起来。
5.中国还计划将其西南的云南省省会昆明通过新的高速和中速铁路与东南亚国家连接起来。2016年11月,老挝与中国签署铁路建设协议,将其首都万象和昆明连接起来。2016年12月以来,中国已经启动这项工作,这条线路预计将于2020年前建成。另一条铁路从昆明到达越南和柬埔寨。早些时候,中国建立了从孟加拉湾通过缅甸到达云南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而且中国还计划沿管道修建铁路和公路。这些铁路(或者中国所谓的“泛亚铁路网”)正处于建设之中,这些线路将成为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并将构建“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之一。重要的是,所有CLMV国家都正式同意参与该倡议,并给予其不同程度的支持。老挝和柬埔寨都是“一带一路”倡议最大的支持者。在缅甸国家顾问和外交部部长昂山素季2016年7月访问中国期间,其表示热烈欢迎“一带一路”倡议。
6.虽然越南称其愿意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但是其支持力度最小。随着中国创建了更多途经CLMV国家的走廊,其在该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主导建设的走廊有可能进一步将湄公河国家的战略利益与中国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7.在印度总理莫迪前往老挝参加印度-东盟峰会之际,他出访了除柬埔寨之外的所有CLMV国家。2014年11月,莫迪前往缅甸参加印度-东盟峰会,在此期间,他公布了印度的“东向行动”政策。自上台以来,莫迪推动印度加强与CLMV国家的关系。由于认识到快速变化的区域动态和需要增强其影响力,莫迪政府已经将重点转向与CLMV国家领导人进行接触。莫迪已经与CLMV两个国家的领导人进行了会晤。2014年10月,时任越南总理阮晋勇访问印度。缅甸总统吴廷觉于2016年8月访问新德里,并与印度领导人举行了双边讨论;两个月后,昂山素季访问印度,参加了在果阿举行的金砖国家(BRICS)领导人第八次会晤,而且在一些关键的双边和区域问题上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谈。在2016年9月访问河内期间,莫迪和越南领导人决定进一步扩大并深化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这些高层互访中,达成了一些涉及广泛领域(包括国防、贸易和互联互通)的重要的双边谅解备忘录(MoUs)和协议。
8.“东向行动”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文化外交进一步实现印度的利益。佛教是所有CLMV国家的主要宗教,而且莫迪一直在通过佛教与CLMV国家建立联系。和大多数CLMV国家领导人一样,缅甸总统吴廷觉和越南总理阮晋勇在其访问印度期间,参观了最受佛教信徒尊敬的地方——位于比哈尔的菩提伽耶。重要的是,2016年8月,莫迪内阁批准成立一个投资7500万美元的项目发展基金(PDF),以增加印度在CLMV国家的经济影响力。该基金旨在促进印度投资湄公河次区域的项目。印度进出口银行已经开始与商务部共同建立该基金。2015年11月,在印度-东盟领导人会议上,莫迪宣布建立一个新的价值10亿美元的基金,以促进印度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实体和信息连接。利用这些信用额度(LOC),印度已经与东盟就数字互联互通发起共同倡议,其中包括建立区域高容量光纤网络。在万象举行的第十四届印度-东盟首脑会议期间,莫迪总理建议东盟成员国在实施这些项目时利用这些信用额度。印度和CLMV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额从2000年的4.6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100多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20%。由于意识到贸易潜力,印度和CLMV国家于2013年建立商业秘密会议机制,以为决策者和行业领袖创建并提供一个举行会晤及确定合作机会的平台。第三次商业秘密会议于2016年1月举行,印度商务部部长西沙拉曼(Nirmala Sitharaman)强调了促进更好的互联互通以及加强与全球价值链进行整合的必要性。该部长引用了外交部的一场研究,并指出,这里有一个潜在的价值约1000亿美元的额外出口项目(商品将出口到CLMV国家)。为加强与湄公河次区域的联系,印度需要优先考虑陆路路线,因为陆路互联互通比起空中和海上连接更为持久。一旦建立,其将成为永久资产,并产生广泛的影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三边公路项目被要求在2020年前完成。
9.随着印度进一步向湄公河次区域和更广泛的东南亚地区扩展,当务之急是确保更好的物理连接。正在进行中的印度-缅甸-泰国三边高速公路项目为印度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其利用这一项目实现一些目标。由于通过探索找到了实现目标的新方法,这些目标是可能实现的。2002年4月在仰光召开的关于交通运输的三方部长级会议中,三方部长提出了建设从印度莫里(Moreh)经缅甸到达泰国湄索(Mae Sot)的三边高速公路这一构想。这一全程1360公里的印度-缅甸-泰国三边高速公路最初定于2015年底建成。然而,根据印度外交部官员的说法,该项目预计到2020年完成。印度-缅甸-泰国三边高速公路始于印度-缅甸边境的曼尼普尔区莫里,途经缅甸达木(Tamu),最后到达泰国湄索。该项目将需要建设约78公里的新公路,并升级现有400公里的公路。在第一阶段,印度有责任建设长约78公里的缺失公路,升级现有58公里的公路。泰国需要在第一阶段升级长约192公里的公路,并在第二阶段升级100公里的公路。
10.在印度政府援助下建设的德穆-葛礼瓦友谊路是印度-缅甸-泰国三边高速公路的第一段,于2009年被移交给缅甸政府管理。2012年,在时任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访问缅甸期间,印度同意承担维修、升级沿友谊路的71座桥梁。印度还同意增加援助,升级其中长120公里的公路,以使其达到高速公路的标准。2012年,印度-缅甸-泰国联合工作组恢复工作,并于9月10~11日在德里举行会议,审查项目现状并讨论未来的行动。从蒙育瓦(Monywa)到曼德勒长达136公里的双车道高速公路已经建成。在印度-缅甸-泰国三边高速公路项目中,从曼德勒到巴安县(Hpa-an)的公路已经建立起来。2015年8月,始建于2012年的渺瓦底(Myawaddy)-卡拉威(Karaweik)公路通车。然而,缅甸长期存在的民族冲突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此外,内比都和周边地区的信任赤字也出现许多问题。
11.在跨境运输联系与日俱增的背景下,这条公路的战略意义不能被过分强调。中国一直在与湄公河国家建立联系。各国必须以一种创新的、务实的方式来看待这个项目,以便及时完成并顺利地运行这一战略通信连接项目。在印度方面,该项目正在由印度外交部实施,印度与缅甸和泰国进行合作,需要建设、升级或改造的公路已被确定并被分配给相关国家。
12.就中国而言,中国已经启动“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亚洲和非洲拥有超过300个大型项目。为完成如此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经建立了一个非正式的高层联系机构,以将政府、党和金融机构联系起来。该机构由张高丽领导,无缝协调政府机构、国有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中国已经通过政策性银行提供了近820亿美元,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而自2012年以来,印度已经设立了发展伙伴关系管理处(DPA)。它被授权处理印度的援助项目。虽然印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得了成功,但在许多方面其也受到限制。因此,印度许多项目的发展速度都低于最优水平。印度的发展伙伴关系管理处似乎更具官僚主义色彩,缺乏财政实力和一个有效的团队来完成重要的战略性项目。
13.印度在CLMV国家的外交利益得到较好的实现。此外,印度还建立了湄公河-恒河流域合作(MGC)论坛,以促进与CLMV国家的合作。然而,湄公河次区域并没有处于印度外交政策优先事项的核心地位。印度-缅甸-泰国三边高速公路是“东向行动”政策“皇冠上的宝石”。因此,当务之急是寻求方法以确保早日完成这一历史性项目。这一项目不仅可以促进印度人民与湄公河次区域人民的交流与联系,而且为印度应对迅速崛起的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提供了战略途径。
14.由于印度想要使其交通连接超越其边境,因此区域稳定、改善区域基础设施以及积极参与外交活动,已经变得比以往更加重要。印度的东北部是印度-缅甸-泰国三边高速公路的起点。如果没有事先处理好边界问题,那么任何跨国走廊都不会实现互惠互利。长期以来,来自东北部国家的政府和主要利益相关者支持开放边界,以方便与邻国进行更广泛的经济互动。他们支持各种互联互通项目,其中包括印度-缅甸-泰国三边高速公路。印度-缅甸-泰国三边高速公路应该是一条发展走廊,能够使公路沿线国家的人民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