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开拓进取:中国的“新丝绸之路”
在线阅读 收藏

原文标题:Making Inroads:China’s New Silk Road Initiative

文章框架:中国发起了资本为1000亿美元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简称亚投行),其为“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中国政府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投行为高优先级项目。

观点摘要:

1.“一带一路”倡议是对西汉王朝开创的古代丝绸之路的复兴。原来的路线开辟了各地区的陆路和海运贸易通道,海运的发展最终使陆路贸易具有经济竞争力。丝绸之路穿越了所谓的“西域”或“西部地区”。这些地区位于玉门关西部,包括今天的新疆地区和中亚,至少在公元前3世纪就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西域地区包括西部地区,远至南亚次大陆、欧洲、中东和非洲等地区。在适应当今环境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从原来的概念中演变而来。最值得注意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强调“硬”基础设施项目(如公路、铁路和能源管道建设),以及“软”项目,如电子商务平台。因此,卡车、火车货物运输和管道输油代替了满载丝绸和琥珀的骆驼商队。“一带一路”倡议另一个现代化的体现是其资助机构的制度化,即中国在2014年12月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以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其汇集了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资源。中国还建起了跨国融资机构:资本为1000亿美元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简称亚投行),其拥有57个创始成员,包括德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但没有美国,该机构是一家开发银行,其为“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然而,中国的国库不足以满足超过1万亿美元的“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成本。为了缩小差距,国际和区域开发银行(如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也组织政府和私营部门的参与者提供融资。

2.“经济外交”是中国与国际社会接触的新途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这样一个途径。因此,中国政府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投行为高优先级项目。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推行软“经济外交”比在国外推行“硬实力”更有收获。中国认为高代价的军事冲突的不可预知性与持续的国内经济增长的可预知性相反,其中,反过来说,这被视为确保国内稳定和政权连续性的关键。因此,中国强调,“一带一路”倡议不是外交政策项目,而是一个经济导向型项目。这对中国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一带一路”项目会通过战略意义重大的地区。

帮助中心电脑版